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十章:魏吴交战(2/2)

山的军事行动,其意在于偷袭。如今江夏太守聘拒守与他打持久战的话,孙权绝不会蠢得与我方比耗资源,事实上他们也耗不起。”

“也就是说按贾大人提到的建一条河道,由豫州直道江,”曹睿道,“同时加紧操练豫州军队,准备进攻孙权东关,若是孙权拒守东关的话,我们立刻攻打西线,令他自顾不暇。”

“正是如此。”周扬最后望向贾逵道,“因此微臣认为贾大人的提案,正是为了远作考虑,面临着吴、蜀的侵略,我们绝不可顾此失彼,另一方面亦要加强西面雍、凉地区的防御性。”

“那么诸位爱卿对周丞相与贾大人的提案没有异议的话,就这么决定吧”曹睿显然是认可了贾逵的战略方针,并不希望其他大臣再提出意见了,“退朝。”

于是立刻以此方针施行,并命贾逵亲自负责执行此套提案。

果然,孙权在江夏与聘相持不到一个月,便马上撤军。

然而东吴的野心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孙权进攻江夏无功而返之后,次年又与鄱阳太守周鲂密谋,佯称得罪了吴王,要弃吴投魏。

他跟大司马兼扬州牧的曹休私通消息,约其发兵去接收鄱阳郡。

曹休中计,上书请求获准后便率领骑兵步兵共十万名往皖县去接应周鲂,从寿春发兵以后,正在豫州负责施行战略方针的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支军队,由西阳直攻东关、周扬则在司马懿的协助之下领兵进攻江陵。

贾逵至五将山时,曹休已经孤军深入吴地。

尚书蒋济向洛阳朝廷表示,驻守上游的吴将朱然可能会从曹休后方袭击,吴军随时会东进切断曹休退路,建议派兵救援曹休。

曹睿在众大臣的提议之下,诏周扬的军队停止前进,让贾逵东进与曹休合兵一处。

“东吴在东关并无设防,一定是将军队集中在了皖城。”司马懿分析道。

“那么曹休将军此举等同于孤军深入,必败无疑了。”周扬问道,“现在应该怎么办?”

“部署诸将,水陆并进。”司马懿果断道。于是继续行了二百多里,在半途中抓到一个东吴兵。

经盘问之后,才知道曹休的军队果然已经战败。

原来,孙权早就亲自到了皖城,拜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为左、右都督,各带三万人马,三面埋伏。

曹休的兵马进至石亭一带时,就立即被吴军包围,遭遇突然袭击,一时不知所措。

交战不利后便慌忙退兵,吴军在其后追亡逐北,斩杀魏军万余,缴获军械车马无数。

曹休退至夹石,发现夹石西北的退路已被孙权阻断。

此时,东南有追兵,西北无退路,魏军士卒叛逃,丢弃甲兵与辎重甚多,几乎将要全军覆没。

这是曹操去世之后,曹魏自赤壁之后,有史以来面临过最惨痛的一次败战。

不仅影响到了东线军心,甚至令整个朝野上下议论纷纷,魏明帝曹睿更是心痛不已。

如今洛阳方面既已闻知曹休兵败,而且孙权正在遣兵截断夹石,魏军后方的部下将士又大多不敢下决心前往救援,也有人表示不应该再深入犯险,最好等待后面的援军到来。

“曹休将军兵败于外,路绝于内,进不能战,退不能还,危在旦夕。”周扬沉痛听完情报团的消息之后,沉痛地道,“东吴知道后面没有接应的军队,才敢大胆地追上来,现在我们是否应该赶往夹石?”

“不但要去夹石,而且还要疾速前进,出其不意地赶去。”司马懿道,“然后突然打过去,来个先人以夺其心,东吴看见我军必然退兵,如果坐待援军到来时,东吴已经将把险路全部断绝,到那时兵马再多亦形同虚设了。”

“那就这么决定,我们立刻通知贾逵那边行动吧”周扬果然地道。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