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历史命运(1/2)

第七十一章:历史命运

太和二年,贾逵在收到了周扬最高军事指令之后,立刻指挥军队备道兼程。

魏军到了夹石附近,他命士兵在山口要道上竖起了很多旗子,并留少数士兵不停地打鼓,作为疑兵,然后亲率大队人马迎战吴军。

吴军以为魏国救援大军已至,于是迅速撤离战场。

贾逵占领夹石以后,又拿出粮食和军资供应曹休的军队,使曹休得以重新整顿队伍,安然退回了扬州。

周扬方面得知曹休得到救援的消息之后,终于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

司马懿亦忍不住赞道:“贾大人本为实施战略方针,暂任豫州刺史,并非为曹休拾捡弃仗的,若非贾大人的军队及时赶到救援的话,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周扬问道:“那么豫州方面就可以完全交给贾大人,咱们可以回洛阳了吧”

司马懿窃笑着说道:“那是当然,哥哥一定是想念尤、缃、柔、薇那四个年轻美女了吧”

周扬苦笑道:“我是担心离开洛阳太久,回去之后怕有什么变动啊”

司马懿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沉默了片刻后,才道:“有些话,其实我很早就想对哥哥说了,可是又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周扬少有见到司马懿如此犹豫不决的样子,知道应该不是什么事,连忙全神贯注地道:“说吧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也没什么是难以启齿的了,任何麻烦我们也都面对过了,最坏的情况也都预料到了,还能有什么呢?”

司马懿这才放松地道:“哥哥知道为什么皇上会力排众议,全力支持哥哥与贾大人合作,一同施行对付东吴的这套方针吗?”

周扬道:“贾大人自幼承自家族兵法,对于魏、吴双方都下过一番苦功研究过,因此这套方案皇上并没有反对的理由,众大臣更找不到任何反驳的言辞才对啊”

司马懿道:“事实上施行豫州抗吴的这套方案,不一定非要哥哥这样一国丞相来执行,朝中曹真将军智勇双全,作战经验丰富,麾下更是贤都骁将无数,完全都是担挡此任的合适人选。可是却偏偏选中了哥哥你,因为正是哥哥最支持贾大人,而贾大人又是当年哥哥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表面看起来像是理所当然的样子,其中却一定是另有隐情。”

周扬顿时陷入了沉思,司马懿说得不无可能,事实上自己也明白其中道理。

自从追随曹操以来,无论是否与他出生入死过,惟有被招入为婿,真正成为曹族中的人方能得到进一步的信任,也因此而不断被提升起来。

这里面当然少不了身边那些同伴们的帮忙,加上他拥有这时代无人能及的识人优势。

朝中许多名士贤者多是他与荀彧一手提拔起来,所以一直到曹丕这一代,仍不得不与他拉笼关系。

然而他与曹家的亲密程度,也在每隔一代中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就是互利互惠的关系,以及越来越令人胆颤的帝王制衡权臣之间的驭人之术。

这些情况与战场上完全不同,在战场上可以明刀明枪地斩杀敌人,既便是运用计谋、策略等各种兵法,但是双方的立场却十分明确。

不像在朝廷中一切看似平浪静,可是什么时候像甄妃那样死于突然,却都无法预料。

而周扬不能再像年轻时一样,什么事情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勇往直前地为曹家以身犯险了。

因为他需要考虑的不仅仅再是自己的一个人的安危,还是他的妻儿与亲密如家人般的朋友和属下。

甚至是司马懿与张春华,这两个原本不在他保护范围之内,甚至还打算将他刺杀的对象,却在这不知不觉消失的岁月中,逐渐建立起了难以言喻的情感。

“只从贾大人全力救援大司马曹休,结果却得到了曹休责怪他救援来迟。”司马懿继续说道,“曹休真的是个不明状况的人吗?堂堂魏国大司马,竟连贾大人是否来迟都搞不清楚,这真的是曹休的想法吗?”

“你的意思是说,皇上打算从贾大人这边开刀?”周扬骇然道。

“也许是的,也许……”司马懿顿了顿道,“皇上早已动手。”

“何以见得?”周扬连忙问道。

“自从我们解决了西羌联军,回到洛阳之后,就再也没有接到皇后的召见。”司马懿道,“如今郭皇后已贵为太后,理应更无忌惮才对,为何一点消息也没有?”

“难道皇上会在这种时候封锁后宫?”周扬道。

“皇上倒不会这么明目张胆的对付郭太后,但是后宫那边居然毫无动静,这未免太可疑了。”司马懿道,“加上贾大人此次支援曹休的结果,我才敢大胆做出这样的判断——皇上一定开始要对付哥哥你了。”

一直以来,周扬都在为了帮曹家一统天下而努力,并将此作为人生目标和梦想去实现。

甚至考虑到了将来,防止司马家谋朝篡位做出了各种安排。

结果自己却成了曹魏的权臣,成了曹丕、曹睿既倚仗又忌惮的人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