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三〇九章 处处碰壁(3/6)

:“我筹备往信太后,请太后娘娘发懿旨安抚之厚,这小子比保国公之流做事靠谱多了,当初保国公在延绥时便吃过之厚的亏,怕是这次有可能会给之厚为难。”

王敞道:“你谢于乔管得可真宽,实在你往见陛下劝告他回京最好,除了你,旁人恐怕没那本事。”

谢迁瞥了王敞一眼,不知道对方是不是说反话讽刺他,由于真正跟天子关系好的大臣只有沈溪一人,若不然他也不会被发配到三边治理军饷,这一蹉跎就是大半年。

……

……

沈溪在蔚州城只是停留一晚,越日一早便出发出发往灵丘往了。

小拧子、张永、钱宁和胡琏四人起来得都比沈溪早,沈溪做事始终有条不紊,表现出的是一种不慌不忙的心态。

张永见沈溪从客栈出来,赶紧迎过往道:“沈大人,这么晚才出来,您这身子骨怕是没缓过劲儿来吧?咱家本认为您仗着年轻身材好,半夜就走了呢。”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见解时,说话都很阴损,太监尤其如此,显然张永对沈溪晚起有意见,当然最重要还是沈溪昨日选择站在小拧子那边,拒尽了他连夜赶路的建议。

沈溪道:“疲累与否都不打紧,至少我们不能让陛下太过疲惫,诸位认为呢?”

沈溪的意思是我们不着急赶路,乃是为了让天子多休息休息,免得知道我们到了又要吓得跑路,做臣子的需要多体谅一下。

张永轻哼一声没说什么,胡琏过来道:“既然沈尚书已休息妥当,那咱就快些出发,所有事项都已筹备妥当。”

小拧子跟钱宁没说什么,张永拂袖道:“唉!这一天天的,除了赶路就是等候,也不知做点儿什么。”

像是在抱怨,又似乎另有所指,但没人接茬。

随后几人各自将马匹牵过来,上马后每个人都怀着心思,一起往城南往了,没到城门口已有处所官员和将领列队,筹备送沈溪离开。

沈溪进城不算什么机密,对于处所官员和将领来说,很盼看巴结上沈溪这个朝中顶级文臣,但又不敢送礼,所以只能等沈溪离开时表达心意。

沈溪早就习惯了新到一个处所众星捧月的感到,下马后主动跟处所官员和将领冷暄,小拧子跟张永等人则没有下马,直接穿过城门洞,停留在护城河外边等候沈溪打发这些人。

张永又开端抱怨起来:“就沈大人有面子,到哪儿都受人追捧。相比之下,咱们这些人真可谓颜面无光,就这么灰溜溜出城了。”

钱宁笑道:“两位公公未来很可能是司礼监掌印,现在他们不知分寸,不明确雪中送炭的道理,未来就算想巴结也没门路了。”

提到司礼监掌印之事,张永跟小拧子各怀鬼胎,都没有接茬,气氛一下子冷起来。钱宁说过后见没有回应,不由非常为难,不知该如何说下往,最后只得自我解嘲地笑了笑,不再吱声。

很快沈溪便从城门洞出来,那些处所官员和将领簇拥在后边,到吊桥前便止步,不再相送。

张永道:“沈大人,您跟他们说了什么?为何不见有践行的酒水?连临别馈赠都没有?”

沈溪听张永说话阴阳怪气,便知道张永记恨上他,心里不认为意,摇头道:“我们出来责任重大,哪里有时间理会这些?张公公若是对什么临别馈赠感兴趣的话,不妨伸手往跟他们讨要。”

“免了。”张永将头别向一边,气呼呼隧道,“咱家可没沈大人的面子,走到哪儿都前呼后拥。沈大人主导一切,咱家听从您的吩咐便可,就算有礼收,那也是沈大人来收,咱家能随着喝口汤便可。”

说话时他还特地看了小拧子一眼,见小拧子脸色木然,似乎在想心事,便兴趣全无。

一行顺着官道,向西边的广灵往了,然后会翻越广灵南边的大山,抵达灵丘。

……

……

一行出发之后,张永动力十足,至于沈溪跟小拧子等人则显得不慌不忙,本来胡琏还着急,但创造沈溪温和的心态后,他也被沾染,放缓马速,不再委曲。

一直到中午,一行停下来吃饭,张永见随行的锦衣卫埋灶,心里多少有些不满,问道:“沈大人,这往找寻陛下,劝陛下回京才是当务之急,一天吃个两顿饭还能让人饿逝世不成?就算谁饿了,中午吃点儿干粮垫垫肚子不行吗?”

他说话时,见小拧子坐在卧于道旁的枯树干上喝水,脸色更加不悦,好似对沈溪处处将就小拧子而耽误正事不满。

沈溪道:“敢问张公公一句,若咱急着赶路,到了灵丘,却得知陛下已出发一两日,需要再急着追赶,届时你是否还有气力?”

“嗯?”

张永一时间没明确沈溪的逻辑。

胡琏点头道:“说的也是,现在尚不知陛下是否由于我等前往灵丘县城而选择持续南行,这个时候保持体力要紧,实在不宜过度疲累,等得知那边的真实情况后,再决定是否加快速度……沈尚书是这个意思吧?”

“对。”沈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