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一一七 兆忠(2/2)

眼,浑身无力地靠在铁栏杆上:“不……你不用多问了,我知道你们恨我,不错,我是杀了不少突厥人……一人做事一人当,我拿这条命赔你们便是……我家中还有妻儿老小,你若真有善心,求你不要赶尽杀绝吧!”

兆忠不但丝毫不感激星子的活命之恩,反倒视将他送回赤火军中为赶尽杀绝,星子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打算放你一条生路,你不要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呵呵,”兆忠虽是在笑,扭曲的面容却比哭还难看,“阁下的大恩大德,我可消受不起。你既然有通神之术,不会不知道。别说被敌人俘虏,就是左路大军逃回的残兵,又落到了什么下场?”

星子愣了愣,听出了些端倪。忽想起师父谈及赤火国开国历史时,曾有只言片语提起,赤火国先祖起事之初,便内斗甚烈。先祖经历了大大小小多次内斗方得以登基,亦常以肃反清叛之名扫除异己,许多无辜之人受累,若有投降通敌者更是株连九族,整治的手段花样百出,惨不可闻,越是位高权重者结局往往越惨。

这些故事,皆是宫廷秘辛,正史几乎只字不提,野史偶有记载,也是语焉不详,捕风捉影。看来,父皇年轻时随着皇祖父南征北战,也继承了这传统……竟然连兆忠这般悍将也噤若寒蝉,可见其毒辣之极……

兆忠如今这情形,星子只得暂时放弃让他修书一事。没什么好再多说的,星子转身离开大牢,回到城外大营。使者仍在等候,星子叮嘱使者一番,要他小心应对,不卑不亢。随后亲自送他出帐,凝望使者的身影渐渐变为天地之间的一个小黑点,终至消失不见,星子喟然叹息一声,道不清此时心头的滋味。

星子盘算,既然兆忠身为先锋大将都不愿回去,其余的普通士兵无所倚仗,怕更未必愿意遣返,便派人去逐一询问赤火国的俘虏,哪些愿意参与换俘的。

到了傍晚时分,派去的人统计了结果,果然有不少俘虏表示暂时不愿回国,宁可待在敌营。询问原因,许多顾左右言他,不愿明言,有几个俘虏私下偷偷告知,赤火军中刑罚苛酷,左路军逃生的残兵,一旦被发现,皆立即处死,且以逃兵处理,亲族非但得不到抚恤,反会因此蒙羞,几世都翻不了身抬不起头。如果被俘后回去,便是通敌的罪名,下场更是可想而知。那些俘虏当初磕头感激星子的不杀之恩,如今虽得活命,又怕被追究降敌叛变之罪。纵使一个个归心似箭,思乡心切,基于求生本能,却疑虑重重,不敢贸然回去。

星子鉴此,便让下属做好登记,倘若交换俘虏,暂时只遣返自愿归国的,其余的日后再做安排。

星子复想到借谙英的首级用了这许久,既已完成使命,也该履行诺言了。遂命人将谙英的首级从旗杆上取下,用针线缝在躯干之上。那日谙英伏诛,星子便吩咐将他尸身暂且保存,运到了安拉城下,按照中土的风俗,以上好的紫檀木做了一口棺木,将他的尸身入殓。天气严寒,躯干未腐,只是那一颗头颅经历这些天的风吹雪打,已经不成模样。

首级缝合好后,星子令专辟一间营帐安放谙英的棺木。正中设了香案牌位,摆上花红供品,由数名卫兵日夜守灵。星子亲往祭祀,焚香祷告,见香案上只摆了些干果面点。谙英因口腹之欲而命丧黄泉,当时曾承诺杀牛宰羊为他祭祀,星子遂让人去现宰牛羊。暗想,他的这颗头颅帮了我大忙,倒不能亏待他了。心头不免有几分歉疚,但战场生死之搏,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厚殓送还,完璧归赵,也算是稍作弥补。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