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32(4/5)

雕刻的纹路,低声喃喃:“怎么会是他?”

鼻尖有些发酸,顾镜辞轻声问道:“现在该怎么办?”

“先解青州之围,再做长久打算。明日派人尝试联系顾兄,然后我们过河与秦军决一死战。”霍寻沉吟片刻,缓缓道来。

顾镜辞问道:“你打算怎么打?”

霍寻拿来地图给她看,“这是顾兄先去给我送来的秦军兵力分布,他们看似人多,却是犯了一个大忌讳。”

她看了一会,抬头看向霍寻:“你是说,分兵。”

霍寻颔首,道:“我早有感觉,他们忌惮我们,就必须得分兵。让顾兄去探探虚实,果然让我猜到了。那么一来,我们过河之后,就先分出三千兵力完全破坏甬道,切断徐进萧寂大军联络,防止萧寂派兵援助。”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像是茫茫黑暗中的一片繁星点点,照亮前方。

“能万无一失吗?”顾镜辞看向霍寻,他正低着头研究地图。灯光照在他的侧脸上,面庞被战场上的风沙吹出了刚硬的线条,更加的坚毅,沉稳。

“不能。”霍寻摇摇头,又忽然笑了:“凡是都有转机,没有什么事一定万无一失的。”他望了望顾镜辞,忽然严肃起来,按住她的肩膀一字一句道:“镜辞,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殊死一搏。”

顾镜辞神色微微黯淡,立在窗边静默不语。冷风凛冽,吹得青丝散乱。灯火阑珊,勾勒出修长窈窕的姿影。

霍寻决定送走顾镜辞,他简单的与顾镜辞交代一番就草草送她与萧子詹离去。

临行前他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那个清隽儒雅,面带笑容的男子,微微颔首:“烦请一路多多照顾镜辞了。”

萧子詹立在霍寻跟前,青色长跑翻飞,他点头笑道:“微臣遵命。”

“那就拜托了,他日我必有重谢。”霍寻再望一眼顾镜辞,回头对萧子詹说道。

萧子詹微微拱手,越发谦逊道:“重谢不敢讨,微臣在这里先祝将军此战凯旋得胜。”

霍寻嘴角扯出一抹虚浮的笑意,有些意味深长。他对掀开帘子往外看的顾镜辞摆摆手:“快别看了,小心着凉。等我夺下青州城,即刻接你回来!”

顾镜辞回首望去,眼角仍旧有些红肿。她身上裹着大衣,更显得人如霜打的娇弱花瓣一般弱不禁风,好像风一吹就会化掉一样。她的发丝被寒风吹动,闻言她用力地点点头。

车轮滚滚,带着她眼角的泪花缓缓驶向远方,独留下霍寻一人立于远处,岿然不动。

五日后,霍寻率兵渡河。

霍寻立在高处,乌金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烈火般的红色战袍随风飘荡,猎猎作响。他紧抿着双唇,数万人安静得没有一丝声音。

他抬头,朗声道:“弟兄们,今天,他们,秦军,他们就在那里等着我们!有没有怕的,我现在就送他回去!”四周一片寂静,霍寻勾了勾嘴角:“好!我们楚地曾经流传过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哪怕只剩下三个人,也会奋斗到死。因为我们是楚人,因为哪怕是死,后世的人也会记住,有一群楚人,有一群英雄,他们为自己的国家奋斗到死!今日,我已经为自己穿上了孝衣,哪怕是死,我霍寻也会死在战场上!不破青州,誓死不还!”

“不破青州,誓死不还!”

“不破青州,誓死不还!”

“不破青州,誓死不还!”

呼声震天,如浪潮般排山倒海地涌来。这些士兵,他们抱住虽死犹荣的心态,放下了恐惧与不安,向秦兵发起最致命的一击。他们是值得被铭记的,因为他们是英雄,是值得人们铭记和敬仰的英雄。

稍作修正,楚军将士很快踏上了征途。万马奔腾的声响在寂寥的黑夜里无比清晰的回荡着。几粒星子遗落天际一隅,没有月亮的晚上寒风凄凄,整个军队笼罩在一片冷寂当中。

铁骑达达的巨大声响似要刺破耳膜,震得心口难受。霍寻专心致志地辨认着方向,偶尔和一旁的向导低语几句,丝毫没有困意。夜色见浓,寒意更重,军队渐渐慢下来。三万余人的军队,除了马蹄声几乎听不见任何响声。

穿过寒冷的黑暗,星沉天际。在阳光还没有洒满漠漠原野之时,霍寻挥手示意大家停下。

行了一夜的路,借着朦胧清冷的晨光隐约可见远处黑压压的军帐和血红色的“秦”字大旗。

平静,大战之前死一样的平静。

熹微的晨光笼罩着霍寻棱角分明的脸庞,静静的,静静的。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他孤寂地立在混沌的天地间。

他抿了抿嘴唇,长风万里,在空旷的原野中呼啸而过,留下一片消匿的安静。呼出的白气凝成白白的雾霭,又被冰凉的空气冻成洁白的霜花凝在战甲上。整个世界像是被冰封了一样。

蓦地传来一阵狂风巨浪般的怒吼,马儿不安地嘶鸣着。整个队伍如同烈焰般炽热地燃烧起来,浓浓的杀气弥漫开来,带起远古的野性刹那间喷发而出,瞬间点燃了整个世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