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老君山前说阴阳 儒…(1/3)

阁楼满柜藏经书,穷尽一生难尽读。

伏羲画中八卦图,深锁盘桓幽邃谷。

这里按下暂且不表,回头再跟着寡妇学彖识易,画爻辨象,寻坎遁甲的范二毛在干嘛呢。时光如梭,春遁夏衍;眼看着麦扬花,初夏气温渐高。这日吃过早饭寡妇叫来二毛,言道:“四月里天热人躁,不如外出走动走动。”

“婶子想去那里?”

“前些天有个来问卦的人,西南境内的老君山上玉真宫开馆,香客络绎不绝,不如咱娘俩也去走走看看,一来膜拜老君,为你兄弟及咱娘俩求个平安;二来也是出去走走,观观风景。听那里山高路险,云飘雾霭,谷深邃幽,溪水潺湲,山中道宫巍然,宛若仙境,是个道家福地。听道宫里有同道真人,咱们去后如能见上一面也可切磋一二。”

“中,婶子,您去就去,现在就走?”

“现在就走,走吧。”寡妇着向门外走。

“婶子,还带点啥不?”

“不用带东西,出门啥都有,带东西干嘛,不是给自己找罪受。”

“中,那我锁门了。”范二毛跟在后面锁上堂屋门,紧走几步赶上婶子,出了大门,把免卦牌挂起,看着婶子出了大门,然后上前锁上大门,娘俩一路往前村而来。

寡妇住这村是没有柏油马路的,必须走两里多的土路,走到通往县城的柏油马路等车,然后才能去县城,经县城转车才能去老君山。

长话短,老君山已在面前。到了山脚下,汽车嘎然而止,范二毛娘俩随众人下车,来到一片山间坡地之上。就听司机道:“前面就是老君山,汽车无法上山,这里是落脚点,大家在此歇息一下,然后自己顺山路上十八弯,即可到南天门上的老君庙。”罢开着车离开了。

众人站在坡上,就见坡地处有几个卖零食的贩在来回走动,往前走靠山坡有一座殿堂,破烂不堪,单见墙体开裂,风吹欲倒,断瓦残檐,雨打欲落,好一派凄凉之象。可是与这残垣断壁的破殿成鲜明对比的是香客满堂,热情高涨。就见殿前坐满了人,男女老少,什么样的人都有。二毛一看心想:这里可是千年古刹虽残垣,人势满堂却如絷咧。

心如儒絷画地为自牢,心如佛絷空洞遥遥,心如道絷仙草何找?来这世上人心自古来为三界教化锁定了,上层儒锁定了,单言君臣、忠刚、仁孝之道;中界被道教锁定了,又言仙界魔法、奇门遁逃、心欲依仙、转世成灵、自由飞翔,有皇帝轮流坐,明天入我门之心。下界被佛光普照了,心空欲镜、如照我心、与世无争、逆来顺受,以慈悲之心为本化了。三界絷心,你心何逃。故今世上某“大教受”言道:生命的逍遥之境,不是人的生命凌驾于万物之上,而是用我们的心与世间万物相勾相连、水*融。……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所以为人之道听命三界分化,瓦解心灵深处的自我意识,顺从天地人三界暨定规范,从化如流,当好顺民也。

再这范二毛与寡妇婶子随敬香人群沿路往老君山上爬,一路行来,单见路曲折,绵延而上,行不多远寡妇婶子已是气息发喘,稍感吃力了,于是言道:“二毛啊,咱娘俩找个地方坐坐歇会儿再走。”

“中,婶子,咱歇会儿。”二毛罢了快步向前找了个路旁的坡地,地上有几块大石头,二毛上前擦擦石头上的土,返身扶住婶子过来坐下。

娘俩坐下之后寡妇看看二毛言道:“二毛咧,你知道我今天为何带你来此进香?”

“婶子,不知道,您。”

“唉,来这老君山全国各地都有,这是因为老子的名头大,道家始祖呗,用了老子的名号,可以提升山的名号。道家讲究以山修行,双性同修,以养千年,所以人们心存长生不老的欲念,寻找山清水秀之地造殿筑宫,企求长生之法,欲念永恒的之道,道家从仙,‘仙’字‘人’字旁有个‘山’字,也是人欲成仙,必入灵山修行之意。”

寡妇罢伸手拿过来刚才在破殿前买来的水,喝了一口,然后又道;“来人欲修行成仙,企求长生不老,也就道家是这样认为的,世界上所有的教派都认为人有生必死,而死后或入天堂,或下地狱,唯独道家认为人可以修炼成仙,长生不老。那么这种思想来源于何处呢?来源于《周易》,易经是东方人思想的开源思想,是百家思想的源头,那么为什么唯独道家认为只要‘尊道贵德’自然‘仙道贵生’呢?这是因为周易的思想来源于数术学中的阴阳学,而阴阳学的产生来源于人类认识世界之始的二元论,即阴阳论、天地论、人神论、君臣论、善恶论,这种思想是甲点至乙点直线运动论与甲点至乙点周转轨道论的鼻祖,阴阳论认为自然界相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存在,阴阳双方是对立消长、互斥互合,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这些作用维持着自然界的正常变化。这种思想本身而言是科学的,是古代唯物思想的开源理论。但是道家思想的源泉来自于周易,而周易的思想产生于人类初蒙时期,当时的人类人思想是起源于今天我们所谓的‘二元论’思想的,当时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