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章 战马(2/3)

大充实了他的这支乡兵的远程火力,至于那些死马,他自然也不会放过,本着决不浪费的原则,将这些死马剥皮剔骨,马肉用大盐腌制了起来,宋军主食都是素食,而他却要保证自己的少年兵们的身体成长,必须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营养,出兵之后,单单只吃素食,早已让这帮家伙们嘴里面淡出鸟来了!这一下便解决了问题。

高怀远也是到了这里之后,才知道宋人因为农耕经济的影响,平日疾奔多以素食为主,平日里很少吃肉,这样一来,宋人体质便不如北人强壮,特别是夜间的视力,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他从一开始收容这些少年的时候,便保证每天都让他们吃一些荤食,起码也要保证他们能吃上动物内脏,让他们营养能跟的上身体的成长,所以别看他的少年兵年纪不大,力气和个头也都不小。

这也让他明白了一个民族是否彪悍,有时候跟吃肉也是不无关系的这句话的道理,现在看来,绵羊斗不过恶狼,似乎跟它们吃草是很有关系的嘛!

看看天色已晚,孟珙也得了高怀远的便宜,也不便催他们上路,索性让大家就地扎营,休息一晚,只是派人快马将辎重队安在的消息,报回军中,自己率军替高怀远他们当了一晚保镖。

而这一晚,孟珙亲自在他的帐中设宴,请高怀远促膝长谈了一晚,二人都放下了心事开怀畅饮了一番,从交谈之中,高怀远看出了孟珙确实是一个一腔热血的男儿,满心都是报国的热情,时不时的会说起光复故土的话,可是他心道谈何容易呀!大宋现在宁宗无能,权臣当道之下,自保已是勉力而为,如果不是江淮天堑阻挡的话,恐怕连偏安恐怕都力有不逮,又何从谈起光复故土的事情呀!

不过他也从和孟珙的交谈之中,看出来孟珙难怪会在后世有那么大的成就,此人别看年纪轻轻,却熟读了不少兵书战策,思想并没有当今宋军将领普遍的呆板,多有一些独到的简介,听得高怀远总是有一种心中一亮的感觉。

而通过一番交谈之后,高怀远也了解了孟珙的家世,原来孟珙的曾祖父原来就是岳飞的部将,连他的祖父也是岳飞的麾下将领,难怪他们孟家父子都如此厉害,感情还跟岳飞分不开关系呀!于是更加对孟珙印象好了许多,要知道高怀远这辈子最崇拜的人便是岳飞了,因为来的晚了一些,没能跟着岳飞碰上面,能和他的手下后世的子孙携手征战一番,也不枉他来这里一世了!

而孟珙也对高怀远的谈吐折服,本以为高怀远不过是凭着一腔热血之勇,才取得今日之胜,小小年纪能有什么见解,可是两人一交谈之后,才现在行军布阵方面,高怀远还真是不白给,对战争也有着他独到的理解,许多事情上居然和自己都很有共鸣,特别是在有关天下大事方面,丝毫不浑浑噩噩,不由令他大奇,不由便开始将高怀远当大人看待,诚心结交了起来。

特别是在听了高怀远对当今天下大局的点评之后,孟珙再也不敢小视高怀远一点了,心道他小小年纪便将天下大势看的如此透彻,恐怕日后真的是前途不可限量呀!说到半夜干脆最后二人喝多了之后,勾肩搭背的开始了兄弟相称,一夜之间便成了好友。

孟珙之看高怀远如此不错,颇有点惜菜的感觉,很想趁此机会,将高怀远笼络到他父亲孟宗政军中,为军中效力,而高怀远最后却还是以年纪尚小,家父不知道为由,暂时拖了下来,没有答应孟珙投效军中为将,让孟珙有些可惜,不过一想这一仗鬼知道会打到什么时候,高怀远即便不想从军,恐怕也不能一时半会儿便离开军中,也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想以后再说!

随着天刚刚亮,孟珙起床收拾行装的时候,便看到高怀远的乡兵营此时早已都起床准备妥当,做好了出的准备,那些乡兵队形整齐,颇有点正规军的架势,于是更加佩服高怀远的控兵之能。

随着孟珙一声令下,两营人马便缓缓开动,朝着枣阳方向行去,而高怀远现在最欣慰的是,他终于获得了这数百乡兵们的绝对信服,而这一战他最大的收获,便是让这些乡兵们一天时间中,便从乌合之众,变成了一帮具有血性的好汉。

世上有句话说的确实不错,没见过血的兵,绝对算不上合格的兵,而高怀远这支乡兵,在经过此战之后,再也不是以前的那样一帮菜鸟了,不用高怀远想也知道,以后再遇上敌军的话,这帮人绝不会再轻易慌乱了!

而高怀远也检验了自己这一年多以来的努力成果,在他的努力下,这五十名少年,已经成为了乡兵营之中的绝对主力,这一战充分的展示了他们的战斗力,别看他们年纪都不大,上阵的时候都十分沉稳,丝毫没有因为面对金军悍卒而感到惊慌,无论是个人战力还是相互的配合都相当不错,特别是在服从命令方面,更是绝非一般人可比的,在高怀远的指挥下,简直如臂使指一般,非常好用,这也说明他一年多来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么练兵的方向没有错。

骑在马上,高怀远身体随着马背的起伏而起伏着,不时的体会一下控马的要领,说起来他来了这个时代如此长的时间,还真是第一次骑马,心情颇为激动,要不是以前曾经骑过骡子和毛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