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汤伟的忠告(2/3)

伟这样的国老师,而另一种是学校聘请的外教。和普通国老师相比,那些外教老师无论是待遇还是收入都要高出不少,而且他们平常除了工作之外很少和国的老师交往,而是另有一个小圈子。 对于这些,汤伟也提醒了苏逸辰,甚至告诉他那几个外教老师的情况。但苏逸辰发现,在汤伟评论那几个外教老师学历的时候,脸上露出一副很是不以为然的表情,甚至还有些轻视。 下午,汤伟带着苏逸辰走访了教师的办公室、物理实验室、电算教室和各个年级的教室,特意又安排苏逸辰旁听了他一节课,以帮助苏逸辰能够尽快进入角色。整整一天下来,直到傍晚时分,把全校所有情况都完整交代了一遍的汤伟这才询问苏逸辰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 说实在的,汤伟介绍的非常全面,几乎面面俱到,这让苏逸辰非常感谢。看着天色也不早了,苏逸辰主动提议请汤伟吃饭以表示谢意,汤伟推辞了几句,但在苏逸辰的坚决只好笑着答应,不过由于苏逸辰对附近还不熟悉,所以吃饭地方是汤伟选的,这是一家离学校不远的小饭店,虽然地方不大,外面看起来也不怎么样,但饭菜做的倒颇有特色。 点了几个小菜,要了几瓶啤酒,两人边吃边聊。几杯酒下肚,对苏逸辰本就颇有好感的汤伟也打开了话匣子,同他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 聊了会儿,苏逸辰才知道汤伟居然是一家名牌大学物理系的硕士,而且更令人吃惊的是,汤伟在大学里读的还是天体物理学,按照汤伟的学历怎么会跑到一家民办学当这个不起眼的初物理老师呢?就算这是一家双语学又怎么样,汤伟完全可以留在大学,或者去天台还有些类似的研究机构啊。 “呵呵,当年我毕业后是去了天台,可又怎么样呢?”一口把杯子里的酒干完,汤伟点上支烟苦笑道:“搞天体物理,这其实是我从小就有的梦想,我还得很小的时候,被父亲抱在膝上,听着他指着天上的星星给我讲着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那时候,我就在琢磨,这天上那么多星星,那些星星是怎么来的呢?在那些星星的上面又有着什么呢?银河是不是真是王母娘娘随手划出来的,七仙女、牛郎和鹊桥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汤伟的思索仿佛飘向了远处,他的目光似乎穿过时空回到了童年的时代,而此时此刻,苏逸辰也同样想起了自己童年时熟悉的一幕,那是一个多年前夏日的夜晚,在院子里,母亲坐在葡萄架下给苏逸辰姐弟俩打着秋衣,才7岁的苏逸辰趴在父亲苏子建的膝上,姐姐苏逸芸坐在一旁双手托腮,听着父亲抬手指着天上灿烂星空,为他们说着故事。苏子建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说起,慢慢将到了月亮的形成,地月旋转对潮汐的影响,流星、行星、恒星还有星系的区别,再讲到宇宙诞生的奥秘……。 这些忆深藏在苏逸辰的心,他还得当初父亲问他长大了想做什么,他当初的回答是:“我要当个科学家!” 汤伟抽了口烟,继续往下说:“后来我慢慢长大了,读书后才知道神话只是神话,天上没有七仙女,也没有牛郎,更没有什么鹊桥。可是,对于宇宙的奥秘我却没有失去兴趣,相反在我读小学年纪的时候,一本郑光老先生的《飞向人马座》让我看的如醉如痴,也是因为这本书决定了我未来的道路……。” 汤伟述说着他后来的经历,爱好天和物理的他在高毕业那年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几年后又获得了天体物理学的硕士学位。从大学毕业,意气风发的汤伟决定把毕生投入他所喜爱的研究工作去,可现实却给了憧憬未来的汤伟闷头一棍,被分配到天台的汤伟很快就发现,他所在的地方根本就没任何搞科研的机会,作为一个冷衙门,天台几乎就是被遗忘的角落,别说搞天体物理研究了,由于经费不足连设备维护都难,每月的工资也只够吃饭,每天上班面对那些老掉牙,连基础天观测都无法正常进行的设备,汤伟和他的同事们几乎无所事事,靠着一张报纸一杯清茶就是混上一整天,这样的日子一天接着一天,把锐气方刚的汤伟磨得苦不堪言。 不孝有,无后为大。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家人对于汤伟的婚事也开始着急了。经过介绍,几年后汤伟就和一个女孩结了婚,婚后双方虽然渡过了一段美好的生活,可很快随着孩子的出生,汤伟又被残酷的现实给拖得筋疲力尽。社会发展带来物价高涨,但在天台工作的汤伟每月拿的工资仅够勉强生活的,何谈抚养孩子的大笔开销和将来孩子的教育呢?汤伟除了脑袋上有一顶鲜亮的硕士帽子外,年近而立的他却几乎一无所成。最后,迫于生活压力,汤伟决定辞职,重新捡起课本考了一张执教证书,又拉下脸托了关系,这才来到这所学当了一名初物理老师。 一位天体物理学的硕士去当初物理老师,这对于汤伟来讲的确是大材小用。可面对生活的压力和不菲的教师收入,汤伟还是无奈屈服了。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