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30、我为什么这么优秀呢?(2/3)

表,决定在班上组织了一个学习兴趣小组,凡是想考一个好成绩的同学都可以参加。

兴趣小组的作用主要是学习好的帮助学习差的,相当于补习班。

在课余时间里,大家坐在一起相互探讨学问,交流考试的经验,有什么疑难杂症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起初,这个兴趣小组只有十个人参加。

学习好不愿耽误时间。

学习差的对学习失望了,早早地放弃了高考,准备回家挖地、放养、结婚。

顾猛没有勉强,能帮几个是几个。

每天晚上放学后,他和学委们都会花费一些时间来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尽量让他们平安度过这次预考。

兴趣小组开展了一个周,效果很好,从十人变成了二十多人。

预考结束,班上有八人没有能获得高考资格,而学习兴趣小组中的二十多人全部通过,即使其中一位同学原来是班上的最后一名。

学习小组的成功又引起了学校的关注。

老师们觉得这种学习小组很不错,希望可以继续保持下来,同时要求班上每个同学都参加。

“不行!”

顾猛表示反对,原本小组只是民间组织,一旦强制参加就成了‘半官方’性质,这跟在晚自习后加一节课没什么区别,负担太大,肯定有人要骂娘,他想做好事,才不想背这个黑锅。

学校郑重考虑之后,由教导主任担任组长,顾猛担任副组长,主管小组学习活动。

学校还开了一点后门:凡是参加学习小组的同学,只上一节晚自习,八点半就可以放学,放学之后必须进入小组学习。

有了这项政策,学习兴趣小组变成了高考突击小组,人数从二十多人变成了五十多人,有些同学喜欢安静地学习,不能勉强。

人数多了,队伍不好带,顾猛又把小组成员细分,分成英语组、数学组、地理组等六科六个小组,小组组长由预考单科成绩最好的同学担任,他是班长,总领全局。

学习小组开展了一个多月,效果很不多。

......

“班长,刘琳又晕倒了!”

五月中旬,天气渐热。

有老年人说,今年的天气比以往更热,热得邪乎。

中午时分,阳光最盛。

炙热的光芒如岩浆一般倾泻入教室中,不到五十平米的教室装了六十多人,大家挤在一起,像开水里的泡面,灵魂都在发涨。

可高考临近,大家不敢懈怠,就算身在钢铁洪炉中,也不会放下手中的课本,关键时候,一旦放手了,会后悔一辈子。

据说有些同学晚上点蜡烛学习到十二点,早上不到五点就起床背书,十分刻苦,其中女生尤甚。

高考的意义,女生比男生更大。

男生没考好,还可以补习一年,女生落了榜,直接回家结婚生娃,整天围着猪圈灶台转悠,就像是被拴上磨绳的驴子,尤其是家庭条件差的女生,她们刻苦的劲头,让男生们汗颜。

刘琳就是其中一个,刘琳家在山里,家里有三个妹妹。

今年家里大喜,她母亲生了一个男娃,全家人很高兴,可有了男孩子,家里一切资源都无条件向男孩子倾斜。

刘琳父母希望大女儿辍学回家,早早地找一个人嫁了,还能的一些聘钱。

刘琳不愿意,她想考大学。

于是,粮票没有了。

原本每周能换上几两粗粮票,每天喝上一碗玉米粥,现在她每次到学校都会背上十个馒头,一瓶酸辣椒,就着白开水撑过一个周。

馒头长了绿毛,没关系,放在太阳下面晒一晒,吃不死就好。

她憧憬着大学,任何苦都能咽下。

然而不是任何人都能成为勾践。

她的学习成绩并不算特优秀,在班上20名到30名之间跳跃,根据去年上线率,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名次。

她可能也知道,神经绷得更加紧了,陷入了一种疯魔的状态。

有一次要打盹了,她就狠狠地咬自己的嘴唇,咬的鲜血淋漓,清醒了,她吧唧着嘴,品尝着鲜血,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差点没把同桌吓尿。

前些天放五一假,学生们回家帮忙割麦子。

回来后她的脸色更加不好,晕倒了三次。

刘琳也是学习小组的成员。

顾猛曾经找她谈过,希望她能合理安排时间,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可女孩很固执,根本听不进去。

她自称是一个悬挂在崖边上的女孩,手中的书就是生长在悬崖边上的小树苗,只要一放手就会堕入无尽的深渊之中。

现在她终于晕倒在高考的前线上。

“大家继续上自习,不要乱!王淑珍你跟我来!”

刘琳晕倒后,同学们都伸长了脖子,眼中带着兴奋的神色,小声地议论着,这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一种特殊的刺激,就像是战场上看到战友挂了彩,染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