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商量(1/2)

李淳手中拿着他刚刚写好的纸,递给陈万贤:“这是我起草的。”

陈万贤看完后,一言不发递给伍伦。

伍伦扫了两眼,皱眉道:“真要给这么多?”

李淳没有回答,催促伍伦看完,又递给张丽。

张丽也很快就看完:“我不赞成。”

“你呢?”李淳看向陈万贤。

陈万贤早在看完后,就一直在沉思,此时听到李淳的询问,也摇头道:“太多了。”

王磊心中好奇地看着那张摆在桌上的纸,心中隐隐有许多猜测。

“我还以为你会同意呢。”李淳笑了笑,“你被人抓起来,现在能回来,我还以为他们是想让你负责说服我们呢。”

陈万贤面色平静:“要是知道你会答应,我死也不会回来。”

李淳明白他的意思,只是笑笑,转而好奇问道:“他们用什么作为要挟。”

“那帮人也知道,要挟对我可不好用。”陈万贤指了指王磊,“当然是用他喽。”

李淳侧头看向王磊:“那你倒是有福气。”

张丽点点桌子:“既然大家都反对这份条件,那我们必须要制订计划。”

“阿淳。”伍伦开口道:“我这次代表的不仅是我自己,也是我几位朋友的意见。他们知道这件事后,希望我们可以继续保留口子。”

“你们这帮朋友就这么想不开?”张丽皱眉道。

“不是想不开的问题。”伍伦叹口气,“立项审核谁会喜欢?”

这个根深蒂固的问题让在场几人一起沉默。

李淳摇头道:“就算真的按照我们想法走,上边也不会给你们留下这个口子。”

“终归那边会松一点。”

陈万贤见气氛有些沉默,开玩笑道:“伍伦,你们这可不厚道。这要是拍出来过不了,不能在我们这边上映,港区那些投资商还不恨死你们?”

听到此时,王磊已经隐隐明白,这些人在商讨的,恐怕是上次他见到的那个“引进条例”。

“这么说陈万贤说去南方,真的是去港区了?”王磊耳朵竖起,脑筋也在一刻不停的运转。

他想起伍伦说上次是陈万贤和李淳两人唱“双簧”,这么看自己这经纪人应该是去南边和他们谈新条件了。

伍伦说得“口子”,他在上学的时候,其实也听自己老师说过。

在过去为了向“港区”电影产业学习,上边制定了一种特殊的优待:“港片”是按照外国片标准进口的,但是独立名额,不算进进口片的限额中。

负责这件事的就是秦雪峰旗下企业。

而如果是合拍片,更可以按照内地片算,审核通过,直接上映。

这件事本来只是正常的鼓励,是希望内地的影视人才可以有更多机会去港区学习。

但很快,内地一些创作导演发现一个漏洞,也就是所谓的“口子”。

合拍片在制作时是按“港片”算的,并不需要经过立项审查。

立项审查对电影创作者来说十分麻烦,因为它要求提供具体详细的剧本,并且要求严格按照审核通过的剧本拍摄。

这个要求看起来很美好,保证了电影项目的基本质量,但实际上很严苛。

因为除了流水线的商业电影,一个好本子往往要打磨许久,花费大量心血,一旦立项审核不过,那这一番心血立刻化为乌有。

另外就算通过,由于电影拍摄较长周期,许多剧本又都会在拍摄时进行修改。

不过在内地,这就是大忌。

“与立项审核剧本不符。”

这是实打实可以成立的不通过理由,也成为许多人伸手要钱的“起手式”。

所以在发现这个漏洞后,许多创作导演都会在港区寻找资本,走合拍这条路,绕开立项审核这道门槛。

王磊心中琢磨,耳边传来张丽的声音:“这件事暂且搁置,我和其他几家摸过底,通过气,你们看看这份名单。”

张丽将自己手中的本子递给陈万贤。

陈万贤看着直皱眉:“张丽,你这是在趁机在铲除异己!”

李淳“哦”了一声,从陈万贤手中接过名单,翻了翻,摇头道:“这太遭人诟病了。”

张丽看向伍伦,伍伦没有接过名单的意思。

“这种事我不参与。”他说。

她又回头望向李淳,李淳压根不吭声。

张丽对李淳说道:“有件事不需要讨论就能下结论,我不想看见钱长江那张脸。”

“你这是感情用事!”李淳皱起眉。“他是个老狐狸,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的助力。”

张丽冲他笑了笑,目光又扫向其他几个人:“在这件事上,我就要感情用事。”

李淳几人互相望了望。

陈万贤皱紧眉头却没有说话。

“我也不喜欢他。”伍伦出奇地赞成道。

“二比一。”张丽对李淳扬扬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