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章 新野攻防 上(2/3)

工事组成了一对巨大的括弧号,将整个新野括在里边。

防御工事的前面,离城墙约两百丈到三百丈左右,曹军战士开始每隔一定距离就筑制比城墙还高的高台。高台分为两种,一种为固定地土垒高台。一种为带有底轮的可活动的木制高台。

高近十丈的可移动式观察台在围著城墙四处逡巡,观察哨兵通过旗语向下面的人通报城内的布置和调动情况。

在防御工事後面,无数的攻城器械在制造、摆放和保养。

高耸入云地登城梯、防火防砸的重型冲车、各种型号和制式地投石机、刀盾弓矢等常规性武器,还有许多连尤勒都没有见过的带有浓郁远东造型风格攻城器械、器具,都在工事後方云集。

天刚刚露出了鱼肚白,已经养精蓄锐了半个多月,负责首攻任务的青州军。已经开始在围城工事外边集结。

青州军是曹操起家的部队,当年名震天下的五大精锐之一。他们组成一路路的城池强攻编队,黑压压地排出一片兵海。

各种攻城器械也排布齐整,各就各位,开入指定的作战威力区。

侦察瞭望类器械早已开始活动。高数十米地定点式观察台和可移动的轮车式观察台上,目力极佳的联军侦察兵们在各个方向、从各个角度瞭望城内守军的布置和动向。

时间就是生命,此话一点不假,在攻城战中。就尤其如此。缩短时间,就意味着更少的伤亡,更多的胜机。大量的壕桥在各队强攻步兵编队前聚集,准备架于护城河两岸,以跨越地面障碍,方便士兵通过。

先得护住自己性命,然后方谈得上杀敌立功。

地上攻城部队最容易遭受城头矢石的伤害,遮挡类器械当仁不让。要负起自己应负地职责。否则尚未到城下,战士们已经伤亡惨重,显然不利于攻城方的后续战斗。

大型的遮挡类器械,如轒辒车等,都由各强攻编队前排战士们驭控,列于队伍之前。壕桥之后。

这些器械上面有顶盖,底部有车轮,两侧有板壁,外面再蒙上生牛皮等物遮盖,能抵御矢石的击砸和火箭的攻击。

每一辆大型遮挡器械都能掩护一群战士抵近城墙,大幅减少伤亡。

至于大塔盾、钢盾、厚竹圈蓬等个人或小队士兵的护具,更是被战士们紧握手中。

攻城、攻城,防护诚可贵,进攻才是主导。三大强攻城池地方式,蚁附登城、破墙直入和远程压制与破坏。导生出临城攀越、近程摧毁、远攻三大类攻城利器。

攀越类器械中包括攻城塔和各种云梯。

攻城塔高过城墙。可容小队精兵自塔顶直接跳上城头与守军进行肉搏,塔底和塔身还有盘梯供后续部队接应。

云梯的种类更是繁多无比。除了搬运轻便但梯身狭窄,仅容单兵鱼贯而入的单梯外,曹军更多采用的是可供多人同时攀登的大宽梯。

为节省架梯时间,有翻梯云车;为提高稳固度,有台阶式登梯;为减少砸伤,有避檑飞梯。可以说,各种式样,应有尽有。

近程摧毁类器械同样多姿多彩,有用于钻凿的鸦嘴鏙,有用于撞击的撞城槌,有用于破门的冲车等,其主要作用是掘毁城基、洞开城门、摧塌城楼、攻破城防,将坚固的城郭打开缺口,使攻城者穿隙而入,以攻占坚城。

远攻类器械以投石机和弩车为主力。

投石机可在远处摧毁坚固的城防设施,而不必有人员伤亡。

曹军地投石机虽然没有‘轰天雷’那样射程远、准确度高,但也是从重型至轻型,品种式样齐全,数量庞大。

新野周围地石料和石制品被搜集一空,此外联军还大量砍伐树木,多日浸泡水中,制成木弹,以待石弹用尽时作为补充。

令人疑惑的是,首攻地初日,曹军的许多重型远程投石机旁,放的不是石弹也不是木弹,而是一坛坛、一筒筒的大瓦瓮和陶罐。

超过三倍的兵力对比、无数结实精良的攻城器械、全方位多层次的攻城手段与方法,加上充裕的备战时间和物资供应、精心策划的战略战术、数十万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如此庞大的兵力和战争资源,如此巨大的优势对比,如此大规模的攻城战,即便是陷城无数的盖亚,在其个人战史上也是头一回遇到。

当攻城方的地面强攻部队发起冲锋之时,无论是攻方还是守方,远程武器中的主力,投石机,都已经开始隆隆地轰响,进行剧烈的压制和反压制的拚斗.

这次新野攻防战同时创造了城池攻防战中的一项新记录,攻守双方参战的投石机数目都有数百架之多。

无数的大小石块,从城里向城外,从城外向城里,轰鸣着、翻腾着,带着尖锐的啸声在空中飞过,在城头、在城下密集地砸落!

曹军的投石以城墙为目标,而新野守军的投石则以对方的投石机为目标,冰雹般石雨在城头激起一片片的石屑,在地上砸出一个个深坑,激起团团尘蔼!

相比较而言,曹军的石弹比起守军的石弹,个头就小得多了,除了制式规格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