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龙策六年,亲征之议 上(2/3)

罗马!”

孙权开门见山告诉群臣,他要再一次出征,远赴西欧,征伐罗马帝国,开阔大吴疆域。

“陛下,朝廷和罗马帝国停战多年,如今也算是积累了点底蕴,无论粮草还是兵器战甲都筹备妥当,陛下要起兵征伐罗马帝国,臣不反对,但是如果陛下意欲亲征罗马,臣反对!”

朱治站起来,目光直视孙权,气势无惧,昂然如斯,道:“古语有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乃是万金之躯,身上系这大吴朝廷的安危和稳定,本不该奔波在危险的战场上!”

之前孙权的亲征留给他太大的印象了。

大吴皇朝差点还因此而崩裂。

所以这一次他说什么也不能让孙权远赴西域而亲征罗马,这是原则问题,不是政治立场的问题。

“臣附议!”

顾雍闻言,也点头赞成朱治的说法,站起来支持朱治,他对着孙权拱手说道:“陛下,你乃是大吴的九五之尊,万民敬仰的精神支柱,一人之安危可影响朝廷之稳,前车之鉴,陛下当谨记,昔年罗马战场上,陛下遇险,生死未必,险些让朝廷分崩瓦裂,臣认为,陛下如今当稳坐朝廷,观战便可,无需亲自赶赴罗马,征伐那些蛮子!”

“陛下,臣认为亲征之事,有待商议!”

作为孙权嫡系,就连鲁肃也站出来反对了。

“陛下,如今朝廷,并非是稳如泰山的,若是民心动乱,亦可让朝廷动乱,臣认为他们说的没错,我们可以对罗马帝国发动征战,举大吴数百万将士征伐之,必然势如破竹,也根本无需陛下亲自涉险!”

军机处大臣黄忠也开口了,他也有些反对孙权亲征,在他看来,有大吴将士在前方征战,只要步步稳扎稳打,足够灭掉罗马帝国,根本就不需要孙权冒险,他直接俯首恳请,说道:“况且我军机处猛将如云,军师如雨,若是还需陛下亲征之,岂不是告诉天下人,军机处的无能吗,臣请陛下三思!”

“让朕三思?”

孙权的双眸一扫而过,看着他们有点义愤填膺的反对,有了沉默不语的表示反对,面容一下子阴沉如水。

“可朕已经考虑的很清楚了!”

孙权冷然如斯,丝毫不为他们的反对而动摇决心,他很坚决的告诉所有大臣,道:“亲征之事,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力,朕必须要亲自完成对罗马帝国的征伐!”

征战罗马帝国对他孙权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他的心中时时刻刻都有一种迫切的想要亲自征服罗马帝国,他希望能成为上下五千年第一个征服地球的人,所以无论如何,他必须要亲征罗马。

“陛下……”

几个大臣有些发愁的看着孙权。

其他沉默的大臣也在面面相窥,这时候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孙权的强势从来没有表露出来,但是不可否认,他在朝廷之上绝对是一个强势的人,那么他时时刻刻用出其不意的手段来化解他独裁的本质,他还是一个强势霸道,独立独行的人。

所以他决定的事情,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反对。

这一次恐怕更甚之,他能在朝廷会议上说出‘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这句话,已经说明一个问题,谁敢反对,谁就是他的丢人。

在场这么多大臣,不怕死的有,但是敢直面对撞他孙权的,还真找不出来。

“朕再说一遍,朕要亲征罗马帝国!”

孙权眸子如冷刃,冷飕飕的扫过一个个朝议大臣的面孔,慢吞吞而冷然的说道:“你们可以说朕独裁,但是朕这一次还真的独裁了,而你们要商量的事情是,朕亲征之后,该如何稳定朝廷的运转!”

言毕,他站起来,扬长而去,离开的朝廷议会。

会议大殿之中,顿时一片冷寂。

“你说陛下为何如此执着亲自征战罗马帝国呢?”有人小声的提出一个问题,打破了寂静。

“我们也想知道啊!”

众臣目光对视,都能看到对方脸上的苦涩笑容。

一旦孙权亲征,必然会给朝廷带来很大的变动,这让他们如何处理好了。

“好了!”

内阁首辅荀彧站起来,对着众臣说道:“陛下既然意已决,我们作为臣子的,当奉陛下之命为尊,我们应该考虑一下,陛下亲征之后,该如何保持朝廷的运转无误!”

“荀文若,吾等作为陛下臣子,并非对陛下奉承阿谀,当陛下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我们就要想办法纠正,让陛下收回成命!”朱治闻言,顿时对荀彧怒然的喝到。

“朱次辅,你何以知道陛下的决定就是错误的呢?”荀彧平静的问道。

“难道昔日的前车之鉴还不能说明问题呢!”

“往日之往日,吃一亏长一智,昔日犯过的错误,你认为陛下还会再犯吗!”荀彧的面容变得凌厉起来,与其也森冷了很多:“况且,你认为陛下决定的事情,谁能改变,是你这个内阁次辅,我这个内阁首辅,还是军机处的赵首尊,或者是东宫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