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狮子大开口?(2/3)

为按照老支书的产量,社里要纯利润的一成半,等于一个月四百五十块!!!

是的,四百五十块。

满打满算,一年也就五千块。

而且社里也没白要,还帮忙用义务工修路,免费给了两台拖拉机使用,并且出面给贷款十万元。

原本,孙向阳以为社里是周扒皮,现在一看,妥妥的大好人。

当然,这只是目前的产量,如果有了那十万块钱,完全可以买台大点的柴油发电机,绞车能一次性带动两三辆矿车,这样一来,等于产量翻了两三倍。

就算按照三倍算,社里付出这么多,一年的收益也就一万五,三年四万五。

不是大好人是什么。

不过社里也不傻,之所以花那么大力气,帮忙贷十万块钱,就是希望双水湾能够不断扩大产量,毕竟这边挖出来的煤越多,赚的也就越多。

这叫有钱大家一起赚。

如果前两年的收入全部投入到煤矿中,第三年产量还会暴涨。

但不管怎么算,社里这三年最大的收益也就在十万块钱左右。

当然,这座小煤矿交的税,社里应该也能截留一部分。

至于怎么分,就不是孙向阳能够知道的了。

算明白这笔账后,孙向阳便点了点头,开始夸赞。

“还是您老厉害,就算社里要了一成半,不过只要咱们的产量提升了,反而赚的更多。”

“是吧?姓沙的死心眼,一个劲的埋怨我,说什么吃了大亏,他也不想想,这些煤只有挖出来,运出去,才能卖成钱,要不然躺在地底下,能吃还是能喝?

就算现在让社里多占了点便宜,回头咱们还能加倍的赚回来,怎么叫亏了?”

老支书得意的说道。

其实孙向阳很想纠正老支书,社里真的很有‘良心’,但想到对方之前口枪舌战,没少浪费唾沫,也就把这话压下。

毕竟对方这么做,也是为了给双水湾争取更多的利益。

自然要鼓励。

“是的,这次多亏了您老。”

孙向阳说道。

“嗯,小事,算不得什么。”

老支书双手一背,明显很享受孙向阳的这种奉承。

“对了,社里有没有说,咱们这边什么时候才能通电?”

孙向阳忍不住又问道。

在他看来,双水湾的发展,应该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生存。

包括之前的打井,以及随后开垦黑垆土地,本质上都是为了生存,为了让大家能够填饱肚子。

在这个基础上的同时,便是第二个阶段,积累!

单纯的靠种地,双水湾一辈子都别想有什么发展,甚至几十年以后,这边的人只会越来越少,要么去城里打工,要么搬走,没人会愿意留在这个贫瘠偏僻的小地方。

好在这个时候,双水湾发现了煤矿,并且砸锅卖铁,终于把矿井给竖了起来,并且现在已经挖出了煤来。

随着源源不断的把煤挖出来,双水湾的发展也会迎来一个台阶。

但这个阶段,仍旧只是积累。

尽管对于双水湾来说,这座煤矿完全可以吃一辈子,但在孙向阳看来,就有些坐吃山空了,只这样,又谈何叫发展双水湾?

他以后怎么收割更多的经验?

别到老,等级还没提升起来,技能也还没加满。

更何况,就算不为了这些,他当初可是信誓旦旦的跟老支书说,要将双水湾发展成陕北黄土高原上,璀璨的明珠?

然后就凭一座小煤矿?

所以,想要双水湾真正发展起来,让更多人聚集到这边,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是别人都无可取代的特色。

只有走上这条路,才算是第三阶段。

但就目前而言,孙向阳还没想到未来双水湾应该走怎样的特色道路。

归根结底,双水湾的底子太薄了,人口也不多,地理位置偏僻,没有任何意义。

他先前想要卖剪纸画,也只是一个简单的尝试,甚至那玩意只能算是点缀,孙向阳想把双水湾打造成剪纸之乡,剪纸之城,根本就是在做梦。

因为剪纸,太容易被取代了,市场也属于很小众,很容易饱和。

短期内,用来收割一点经验还可以,至于别的,还是算了吧。

可不管双水湾未来走什么样的道路,有一点是不可缺少的。

那就是电力。

电力才是工业的基础。

甚至可以说,电力是所有发展的基础。

就好比双水湾这边的煤矿,最大的局限就是因为没有电,现在只能眼巴巴的靠着柴油发电机来驱动绞车,把煤给运送出来。

效率太低。

如果有电的话,煤矿的产量绝对能翻着番的往上涨。

所以,没电的双水湾,即便已经开始走上第二阶段的发展道路,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