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5/www.v114.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5/www.v114.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9002章 散花黏罗汉(2/2)_落难情缘_三江阁
9002章 散花黏罗汉(2/2)
五欲中打滚也没有关系,都魔不到你。 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 “结习”首次出自《维摩诸经》,此后在中文中就经常用到。 修到阿罗汉境界,虽然能不动念了,但是那个根没有断,是压制住的,那个叫结习未尽。 像男罗汉碰到女性,想看而又不敢看,愈是如此,心中已动念了。 倒是菩萨境界就算盯着看,反而没事,因为他视而不见。 结习未尽,所以天花黏身,大菩萨结习已尽,所以花不黏身。 《老残游记》有首诗好极了,其中一句: 刹那未除人我相, 天花黏满护身云。 有时我起了烦恼,发了脾气,就想到这句诗,自己是天花着身了,就笑一笑。 这一段天女散花,最重要的就是“结习未尽”。 结习就是《俱舍论》的八十八结使,一点点根不抛掉,结使就没有断除。 《维摩诘经》代表的是佛法中心的解脱法门,学佛目的在于如何求解脱,怎么样才能解脱生死、解脱烦恼、出离三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本源。 本经对解脱法门说了很多,但是本经最重要的秘密有几个重点:成佛不在于出家或是在家,没有出入之分别,能解脱者在世间能解脱,出世间也能解脱。出入自如才是自在,否则永远得不到自在之身,所以叫不二法门,没有出家在家、出世入世之别。 维摩居士的方丈大小房间中,可以容纳三千大千世界,容纳那么多的人和那么多巨大的座椅,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分别。 一千多年后玄奘法师的传记《慈恩传》,就记载玄奘法师亲自到维摩居士的方丈房间的经历,此是后话。 我们前面讲过了。我们人人都有方丈之室,你自己找不到,找到了就成功了。 天女散的花,掉在大菩萨身上都落了下来,唯有落在声闻众的弟子们身上就黏住了。 这是什么花?花有很多种,有名利之花,有男女爱欲之花等等。 天女后来告诉舍利弗,天花着身是因为这些弟子大阿罗汉们的结习未尽。 他们虽然有修持,但是阿赖耶识的根根没有刨掉,结使的余习没有去掉。 我们前面讲过有位禅师看歌女跳舞的公案,禅师说:“禅心已作枯泥絮”,他的境界已经是天花不着身了。 另外一个公案,一位老太太供养一位禅师三年,有一天,老太太叫帮禅师送饭的女孩,故意坐到禅师身上,抱住他,看他的反应。 女孩照做了,禅师动都不动,只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表示自己毫无欲念,这境界好吧? 但是天花落在他身上还黏不黏着? 还是会黏的,因为他的欲念是修持功夫压住的,余习未断。 所以老太太知道了之后,恨说自己三年白供养了一个痴汉,就把茅蓬烧了,赶走禅师。 这是为什么?难道老太太想要法师破戒?参看这公案!称为公案是因为天下的人都要了解。 再有一个公案,有位禅师去向一位居士化缘,这位居士不简单,已经大彻大悟了。 居士就开条件,只要能回答得了就供养,他问:“古镜未磨时如何?” 过去镜子是铜做的,没有打磨的古镜当然不能照了。 禅师答:“黑如漆。” 再问:“古镜已磨又如何?” 禅师答:“照天照地。” 这答案听起来很好啊,可是居士立刻摈斥禅师。 你看这回答哪有错呢?这就是禅宗。 禅师吃了棒子,现在话是说他吃瘪了,不是用香板打人。 他回去用功,三年后又来了,居士就再问他这两句话,他答:未磨时是“此去汉阳不远”,既磨后是“黄鹤楼前鹦鹉洲”。 好!居士立刻供养他。这是什么话呢?你懂也好,不懂也好,这就是禅。 这三段公案与天花着身都有关系。 还有件事,相传是禅宗的起源,有一天释迦牟尼佛拈起一枝花,望向弟子们,众人皆不明白佛是什么意思,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破颜是将原本严肃的面孔化成微笑。 佛就宣布把正法交付给迦叶尊者。 所以禅宗的起源是一朵花,这个花和天女所散的花是不是同样的花? 这是个很重要的关键。 注意啊!这些公案我可没有说答案啊!不要说我为你们作了结论,那我是会去法院告你的。可是你们诸位要去找答案。 cxbz958/luonanqingyuan/432777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cxbz958 本章已完成!
异界之绝色锋芒
乒乓生涯
天地穹庐
倾国之乱
救命!直播碰瓷前男友后我爆红了
登顶全球:我真的不是天才
绝命手游
全球大逃亡:灾难始终慢我一步
妃嫔这职业
全能小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