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章 亲手送我上路(2/4)



价值32亿的股份,就算是家大业大的许氏集团,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流动资金用于股权回购。

那么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股权置换。

用一些对许氏集团来说不那么重要的分公司股份,弃车保帅,换回高媛手中的这部分至关重要的集团股份。

或许再加上少量的现金和其他固定资产。

关键就在于,对方会用什么公司的股权与高媛进行互换。

它们的价值或许相当,但是对许家的意义完全不同。

不过许氏集团名下的子公司数量繁多,短时间内想要捋清是根本不可能的,提前预判也就无从谈起。

但是孟浪那个家伙……显然是已经提前知道了什么?

在林海棠看来,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通过商业间谍。

但不是许劲松身边的心腹,怎么可能会知道这样的机密?

第二种就是对方已经将整个许氏集团做了摸底调查,然后得出了对方弃车保帅的“车”肯定是长青生物的结论?

那得多强大的数据分析团队才能做到这样的精准预判?

不动声色的和高媛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震惊。

她们想要长青生物,而许劲松居然还很默契的将长青生物拱手相让……

简直就是将许氏集团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个组织……恐怖如斯?

林海棠和高媛万万不会想到,这样的巧合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从许劲松抛弃“长青生物”,接着被“孟浪”看上,“孟浪”提醒“孟浪”这公司正好能救命,最终“孟浪”指示高媛拿下“长青生物”。

所以,究竟是高媛先看上长青生物,还是许劲松先抛弃长青生物。

这完全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林海棠拿起这份协议看了起来,不时还和高媛低声交换两句意见。

这份协议大概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将长青生物75%的所有权转让给高媛,前提是高媛放弃所有离婚财产分割权利。

“许总,你觉得长青生物75%的股份值35亿?”高媛冷笑着将这份转让协议丢回到许劲松面前。

崔季忠闻言,立刻拿出了另一份文件。

“两位,这是长青生物去年的财务分析报表,2017年,长青生物的营业收入2.58亿,利润总额7000万,销售毛利率超过30%。

长青生物目前的评估市值是%的股份价值超过36亿。”

“呵呵!”高媛却是看也不看。

“评估市值?它上市了吗?”

“这个……还没有。”崔季忠干笑道。

“所以你们的市值是谁评估的?”

“我们邀请了专业的评估机构……”

高媛直接打断对方,“专业?不会是你们许氏旗下的评估机构吧?”

“年利润7000万的公司,按照非上市公司20倍左右的市盈率估算,它的一般估值水平大概只有14亿左右。

即便是按照2017年上市医疗服务行业70倍左右的平均市盈率,它的价值也不过49亿。

所以,48.5亿的市值是怎么算出来的?

你们是想说,这家公司的价值已经可以媲美那些上市公司了?

而且据我所知,医疗行业的近两年的行业平均毛利率接近50%,一家销售毛利率只有30%的公司,说明它的产品附加值远低于业内平均水平。

扣除掉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我很怀疑它的产品净利率有几个点?

别说和上市公司比,我连它能继续存活几年都不确定。

总利润可以有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其他额外收入,又或者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变卖。

但是一个公司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行,你指望它能有多少的市场价值?”

这一番话,说的对面的许劲松和崔季忠是哑口无言。

就连林海棠都是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高媛。

这还是一个家庭主妇?

“一个公司的价值,不能简单的按照市盈率来计算,毛利率也只是随着市场需求正常波动……”崔季忠硬着头皮道。

高媛分析的不错,因为战略决策出现错误,长青生物的产品竞争力正在逐年下滑。

作为许氏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集团高层给它的评价是“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就连去年70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