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七章 疯狂(二合一)(2/3)

况我大致都还记得,待我写下来,你有暇再一一调查斟酌吧。”

纪南棠心知事关重大,应了声“好”,见文笙拿起笔来蘸了墨就写,担心她身体之余,还是坐在了文笙身旁,看她写出来的那一长串名字。

这些事纪南棠并不擅长,偏偏杜元朴又回京里去了,他想还是得叫杜元朴来一趟,悄悄地处理一下这份名单。

当日卷宗虽多,但在文笙这里只是两大页纸。被迫归降的和宁死不降的,总共不到两百人。

写到最后一个名字,是凤嵩川。

文笙放下笔。拿起刚写就的这张纸,对着上头的墨痕轻轻地吹了吹,道:“将军,你说凤嵩川是怎么回事?”

纪南棠对钟天政不了解,对阴谋诡计更是不擅长,凤嵩川好歹是他的上峰,这么久不出现。偏偏还得过朝廷的封赏,他和杜元朴等一众亲信也曾有过猜测,但现在看。全不是那么回事。

“他还没有投靠那姓钟的?”

文笙皱起眉,自从知道钟天政便是鬼公子,他整个人在她心里突然变得陌生起来。

她沉吟道:“你说钟天政和杨昊俭这么快走到一起,是不是凤嵩川由中给牵线搭的桥?”

文笙一提。纪南棠也觉着可能性非常大。

既然聊起了这些。文笙也就不忙着休息去了,道:“离水那边下个月能凑起一万人马,由厉俊驰带过来,我想请戚老和云大哥带着人赶紧回京一趟,想办法把师父他们都接出来,先送去离水。”

纪南棠道:“我叫元朴安排人配合吧。将士们的家眷有在京里的,也一起都接出来,免得来日缚手缚脚。”

文笙了头。她看得出,纪南棠虽然一直做着成大事的准备。但其实并没有十足的决心。

究其原因,应当是直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辅佐的人。

如今的局势,纪南棠自不可能向杨昊俭称臣,但杨昊御和谭家那边呢,他心里头未必没有犹豫摇摆。

“谭瑶华还没有消息?”

纪南棠摇了摇头:“这件事我交给景杰了,你等明天找他详细问问,谭瑶华最后现身是在永昌境内,那还是去年冬天,打那以后就不知去向,景杰派人在南中找到了他五叔,说是秋里谭瑶华到过南中,两人还见过面,后来谭瑶华打算回京,他们就分开了。”

这真是奇哉怪也。

若是旁的时候也到罢了,如今谭家已经卷到了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谭家由老到小甚至连弟子们全都上阵,谭瑶华怎么这么沉得住气呢?

文笙心里不安,道:“他出现在永昌什么地方,不然我明天和景队长他们跑一趟吧,看看可有什么线索没有。”

时间过去了好几个月,纪南棠觉着即使亲去查看,怕也是没什么用处,不过他早知道文笙和谭瑶华相交莫逆,不好泼她冷水,只是道:“你等两天,我叫景杰找几个永昌当地人陪着你去。”

文笙应了。

结果不等她成行,事情就有了新的变化。

这一天,军前来人,了名要叫文笙。

来者三人,是从临诏方向过来的,看上去风尘仆仆,颇显狼狈。

两名壮汉护着中间一个戴斗笠的男子,那人斗笠压得很低,看不到五官长相。

他们一行被兵士们围在当中,纪家军的后军是由副将孟振国负责指挥调度,他闻讯赶来,一眼就看出对面两名壮汉武功不弱,不敢小觑,询问对方来历。

中间男子不肯摘下斗笠,只道:“我是顾乐师的同窗,有急事找她,劳烦孟将军给送个信。”

说话很客气,认识孟振国,却又透着一股疏离。

孟振国心中一动,他也觉着对面这人有些眼熟,命手下速去通知文笙。

纪南棠同杨昊俭闹翻,分道扬镳的时候,曾经叫景杰和玄音阁的乐师们联络过。

当时文笙和钟天政不在,只剩华飞舟一个副队长,队伍里学新乐的占多数,葛宾、慕容长星等人都不愿走,华飞舟也觉着既然杨昊俭是圣上属意的继承人,他们应该留下来,为其效力,故而拒绝了景杰。

杨昊俭这一起兵,有钟天政在,自然不会放过队里的乐师,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随着大军一起往京里去了。

云鹭不在,文笙带着景杰赶来。

大家一起到了孟振国的营帐,屏退跟来的兵士,只留两边六七个人,文笙再度打量那戴着斗笠的男子,迟疑道:“……安师兄?是不是安师兄?”

那人幽幽叹了口气,摘下斗笠,果然是在成巢大火中烧伤了脸的安敏学。

文笙心中惊讶,冲景杰、孟振国道:“既是安师兄,大家不必如临大敌,我和师兄单独说几句话。”

那边两个壮汉还有些犹豫,安敏学已摆了下手:“去吧。”

那两人躬身退下。

安敏学冲文笙解释:“我脸受伤的消息传回家,爹娘不放心,派了好多随从过来,这两个刚来不久。”

安敏学一张脸烧伤了大半,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