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4章 那是一个变态,咱们这些凡人,没办法比(2/3)

除了某公司,很少有国家抢占这些轨道。

但现在,按主播这种速度。

不用一年,全部的近地轨道就能塞满。”

“我去,这样岂不是说,以后其他公司想要发射近地卫星,需要先向主播申请给个位置?”

“你们最好好说清楚,这某公司是指哪个(狗头)”

没有理会直播几乎疯狂的弹幕。

陈易心神完全注意到眼镜投射到视网膜的一列列参数上面。

这些,是卫星升空入轨的过程,涉及到的一些参数和轨道计算。

按照陈易一开始计算的方案。

整个升空入轨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步骤。

升空,提速,入轨。

先从地面升空,升空越过卡门线。

根据推力和质量计算,这些卫星不打开加力模式,低空的加速度很低。

大概只有0.1米平方秒的加速度。

即1秒钟加速10厘米。

唯一厉害的就是持久。

起飞前充满电。

一边飞一边充电,这能持续加速几个小时。

但因为气动布局的设计。

在突破卡门线之前,105米每秒的速度就是极限。

这意味它将在差不多10分钟之后,到达极速。

而根据计算,到达极速,正好是5.4万米的高度。

越过了5万米,这就进入了临界空间,大气阻力已经很小。

按照陈易规划的过程,

这个时候卫星就会开启加力模式,提高离子推进器的喷射质量。

借助这个大气还能补充推进剂的高度,在越过10万米高度的卡门线之前,把卫星速度提升到每秒1000米的程度。

而后,失去推进剂的补充。

卫星关闭进气,降低喷射质量,提高喷射速度。

由获得更大的推力,变成获得更大的比冲。

最终用携带的推进剂,把卫星推到700千米的高度,同时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进行绕轨飞行。

但现在,根据实际的升空数据。

陈易结合季节天气,重新计算了一遍方案,又得到了一个更优化的方案。

“现在是夏季日,太阳辐射更猛烈,太阳能充电外壳获得的电能更多。”

“可以提前开启加力模式,提高离子推进器的功率。”

“这样在在到达卡门线之前,速度可以提升到4马赫,1200米每秒.”

确定自己的计算结果。

陈易心念一动。

加速度一直在叠加。

速度越来越快的卫星。

突然顿了一下,接着速度猛地提升。

穿越云层,进入太阳辐射更强烈的平流层

“卧槽,这里是深大,拍到了!我们拍到了!”

“卫星穿透云层,开始加速升空,姿态很稳定,飞行正常,遥感信号正常!”

卫星刚穿透云层。

位于深大的跟踪团队,立马就在直播间里呼喊发表着评论。

他们跟踪到了。

“这里是中大,我们也拍到了!卫星飞行正常,遥感信号正常!”

“华南理工也拍到了,卫星的姿态稳定,一切都很正常。”

“看到了,看到了,一大片闪耀的卫星,厦大的信号很正常!”

“浙大完成打卡,卫星姿态稳定,升空飞行稳定!”

“金陵航空拍到了”

因为提前加速,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卫星就冲上了数万米高空。

一个个没有被地曲线遮蔽,早已经准备好的高校跟踪团队,纷纷拍摄到卫星的画面,在激动的发表着弹幕和评论。

相比较之前登月无人机。

这次的卫星一片闪耀,跟踪拍摄的难度是直线下降。

“老师,这离子推进器在大气层内,用加速电场取代发动机的燃烧室,可以实现卫星升空入轨。”

“这样岂不是说,离子推进器在大气层内,比化学燃烧发动机还要厉害?”

“这样,我们还研究涡喷,研究冲压,超燃冲压做什么?”

邵凯旺看着升空速度越来越快的卫星,心里有些疑问,看向一起过来观看直播的教授。

“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

教授看着自己得意学生,生怕打击他的自信心,组织一下语言:“离子推进器的电场加速,先天的效率是比化学燃烧要高。

如果能精准控制离子推进器的喷射质量,喷射速度。

同时又解决了高密度电能的问题,解决推进剂外界筛选补充的问题。

还有机身超轻量化的问题。

在超轻量化的同时,又能保证机身的耐高温,抗屈服强度,抗拉伸强度.

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那么我们现在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