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848 后手(2/3)

说着,跟其他几人点头招呼,随后就将注意力放在杨小涛拎的袋子上。

王胡子拎着袋子,心里清楚,这应该就是杨小涛搞的抗盐碱玉米了吧。

不动声色的试了试,最少三十斤。

两袋子,六十来斤,七八亩够了。

“走,上车。”

王胡子招呼着,杨小涛也让几人跟上。

车站外,停了一辆军绿色卡车。

而且这卡车还是有点眼熟。

王胡子见杨小涛盯着看,顿时笑道,“眼熟吧,这车可是好东西。”

“说起来,还多亏了你呢。泉城汽车厂改进二型,安装了你们轧钢厂搞出来的辅助系统,跑起来比之前好多了!”

“确实没想到。”

杨小涛看了眼卡车,除了颜色上的差别,高度也比先前的黄河重卡矮了点,应该是根据地理需要刻意制造的。

“小吴,走了!”

王胡子对这一旁的司机开口,让唯一的女同志坐了副驾驶,他却跟杨小涛坐在车斗里,一起闲聊。

车子行驶在空旷的野外,地面没有路,却都是能走的路。

比起上次来,这次空旷的原野上多了许多翠绿。

不远处,更有一簇一簇的林子,散发着绿色,给这荒芜的地方带来些许生机。

杨小涛看着车在场景,这里的春天跟四九城,截然不同。

“王首长…”

“哎,都是革命同志,不用客气。你叫我老王,王叔,胡子叔都行,不用见外。”

杨小涛刚开口,王胡子就摆手打断。

若是先前听了老陶的话,再加上这小子确实有本事,他或许会重视杨小涛,但绝不会这么客气。

可昨晚上接到四九城的电话后,他就明白,这小子入了上面的眼。

想想也是,如此年轻就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远的不说,就是眼前的两袋子玉米,就足够重视。

“这,私下里好说,外人面前还是称呼您领导吧。”

虽然王胡子表现的很是亲近,但杨小涛可不敢乱攀关系。

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他就一工人出身,自己的地位还是摆的很正。

“行,你随意就好。”

王胡子也没强求,他本来就是个洒脱的人。

“我给您介绍下…”

当即杨小涛将这次来人一一介绍,几人也都见过,再了解王胡子的身份后,都拘谨了许多。

“这车跑一天,这样,我给你先说说具体情况。”

王胡子把腿伸直,换个舒适的姿势,而后说道。

“按照上级指示,这次春耕要加大育种,扩大规模。”

说到这,王胡子不自然的看了眼杨小涛。

“怎么了?”

“没事,就是好奇。这次扩大规模,还是春耕,其中缘由你知道吧。”

杨小涛点头,这件事,当初还是他给的判断。

至于联盟会不会这样做,不用猜,以联盟的那位当家人对玉米的钟爱,肯定会迫不及待的投入。

而且现在的一切都在表明,对方真的,做了。

“我说,万一,要是有个万一呢?”

“咱们这次可是准备了不少后手,可别用不上啊。”

杨小涛笑了,随后将手伸出车外,感受着车子开动带起的风。

“领导,您在这西北这么多年了,应该没少被大风吹吧。”

王胡子闻言一怔,随后笑起来,“是啊,这西北的风,可是烈的很。”

“哈哈!”

车斗里的其他人都奇怪的看着两人,风?

刮风又怎么了,他们风雨无阻。

......

“领导,现在是什么情况?”

两人对视一笑,心照不宣,杨小涛便询问农场的情况。

“我们商量一番,其他特意抽调十八个农场应对此次任务。”

随后王胡子将农场的安排告诉杨小涛。

基于当前的粮种储备情况,农场方面抽调出来的十八个农场,其中两个农场种植玉米父本,六个农场种植玉米母本,剩下的十个农场全力培育杨村一号。

“十个农场,到时候产出的杨村一号将是去年的十倍。到时候,别的不说,就是给国内供应良种,全国玉米的产量也能提升一倍。”

王胡子摸着胡须欣慰说着,眼神里更是充满希望。

杨小涛听了,心理琢磨一番,“十个农场,时间有点紧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