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840 轧钢厂的纪念堂(2/3)

和杨佑宁交织在一起,都看到这样做背后隐藏的利益。

“哈哈,小涛,你说得对,咱们轧钢厂可是知恩图报的人,这事啊,咱得趁早回。”

王国栋大声笑着,“我看这次,信就你来写,反正你提出来的,字也写的好,正好一事不劳二主啊。”

杨小涛听王国栋这么说,只是笑着并没有点头。

一旁杨佑宁和陈宫听王国栋这么说,眼神中都闪过一抹失望,他们在意这封信吗?

他们在意的是这背后的含义啊。

当初友谊牌因为这封‘感谢信’出名,成了轧钢厂的招牌。

而现在,他们要借一封回信,再次打响飞鹰的名气。

杨小涛看到杨佑宁两人的脸色就清楚他们想的什么。

对于他们怎么想的杨小涛不做评价,但对那群守卫的战士,他是真心的敬佩。

也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他们带去一点帮助,一点温暖。

“我觉得送一台有些小家子气了。”

杨佑宁严肃说着,“要送也要送两台啊,毕竟,这可是双方关系的见证。”

陈宫反应快,立马拍手交好。

杨小涛看了眼杨佑宁,这家伙真是敢想啊。

至于王国栋还没寻思过来,只是木讷的点头。

“小涛,国栋说的对,一事不劳二主,关于感谢信的事你来做。”

“好,回去我就写。”

“老陈,这联系的事,还要你来。”

“放心,这点事小事一桩。”

“锅的事,国栋你去,务必找最好的。”

“好,那就这么定了。”

杨佑宁见众人同意,便各自准备。

......

回到办公室,杨小涛就开始琢磨怎么写这封回信。

娄晓娥见杨小涛在沉思也没有打扰,小心的倒了杯水,便离开。

杨小涛找了几张纸打起草稿。

先是在信中说明发生的情况,虽然这些事实对方很可能知道,但自己说出来就是诚意。

尤其是他们的一封信拉开了轧钢厂新的篇章,这件事就要感谢他们。

其次要表明轧钢厂的立场,对他们这些勇敢无畏战士非常敬佩,好话要多说,恭维不能少。

毕竟,说好话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那些听不得好话的人,要么是脑子有问题,要么就是个别的。

最后,表明轧钢厂对战士们的感谢,军工一家亲。

“...愿你们飞鹰一般的,翱翔在广阔天地上,俯瞰大地,守护祖国的疆土。”

再次删删改改,将一些隐晦拗口的词语写的直白一些,毕竟战士们都喜欢直来直往,弯弯道道多了反而不美。

最后确认无误后,这才照抄在信纸上。

中午过后,杨小涛拿着信纸找到杨佑宁,让他看一眼。

对于杨小涛的字杨佑宁看在眼里,心理舒服着。

就这手字,就是做领导的料。

没有修改,就按杨小涛的来,随后两人来到十车间,开始挑选作为回礼的高压锅。

陈宫觉得这次意义非凡,所以让老郭搞点花样,起码要刻上代表红星轧钢厂的红星。

这里说一下,自从得到那副大字后,杨佑宁就将其裱在办公室里,连带着飞鹰高压锅的标志也成了一个展翅的飞鹰。

当然,这对于老郭这样的手艺人来说小菜一碟,手下的人也认同这标志。

现在陈宫想着放上轧钢厂的红星标记,于是飞鹰下面又多了一颗五角星,还是被鹰爪连在一起的五角星。

两人来到车间看着如此标记都有些头疼,只有陈宫和王国栋俩人看着好,乐呵呵的。

杨小涛也不方便吐槽,反正就两台,其他的正常就行。

而杨小涛想不到的是,就是这奇葩的设计,让两台飞鹰成为独特的存在。

多年以后,哈国的一个孩子,为了给母治病,在网上贩卖这口锅,原本被老物件收藏家们批的狠的孩子就要收回的时候,却被一个神秘买家以百万人民币的价格拍走。

顿时间,网上一片哗然。

而随后,这段过往的历史被翻出后,众人才追悔莫及。

那可是唯二的存在啊,至于买下来的人,肯定是用来当敲门砖了。

毕竟,当年在轧钢厂任职的人,现在都是一方赫赫大佬啊。

确定高压锅没有问题,说明书准备好,信封交给陈宫后,杨佑宁和杨小涛就不管这事,一切都由陈宫处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