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25 红星小学(2/3)



随后,杨小涛又取出一份图纸,交给王法和刘国刚。

两人诧异,看图纸的模样应该是大家伙。

杨小涛也没隐瞒。

便将两天前的事说出来。

周一时候,杨小涛趁着请假的功夫和冉秋叶去趟红星小学拜见老校长。

这次来一是汇报杨家庄小学的近况,顺便说下购买教材的事,毕竟明年开春就扩招了,教材多了,还需要从这里买些。

其次就是询问老师的事,现在杨家庄小学是迫切需要老师啊。

杨小涛以前还能每周回去代课,但现在工作忙起来,有时候根本回不去,学校里只能借天冷的缘故,给孩子们放假。

何况,年级变多了,单凭冉秋叶一个人,根本照应不过来。

所以,老师的问题迫在眉睫。

两人在办公室里向老校长汇报工作,看着头发花白的老校长,两人都是敬重。

老人听了冉秋叶的汇报,也是老怀欣慰。

没想到,杨家庄小学越办越好,尤其是听说那里要成为实验区,这其中的事情,他还是有所耳闻的。

看着杨小涛,老校长更是欣慰。

不过,对这俩人结婚没有邀请他,还是有些意见的。

“你们俩啊,这走在一起我怎么也算是半个媒人吧。”

“这倒好,结婚把我给忘了!”

冉秋叶听了老校长的调侃,立马红着脸低头,怎么把这事忘了?

杨小涛则是把这茬忘了,当时太忙了。

“好了,跟你们开玩笑呢。”

老校长见俩人都是羞愧模样,当即哈哈笑起来,缓解两人尴尬。

杨小涛陪着笑脸,随即又想到什么。

其实在进到学校后,看到学校里的学生,还有那些教室,虽然比起杨家庄小学要好,但教室里,依旧冰冷。

杨小涛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貌似忽略了一件事。

当即,杨小涛就把暖气炉的事情跟老校长讲解一番。

若是学校不同意,杨小涛也没说的。

杨小涛这么一说,老校长也有些震惊,没想到这暖气炉的发明者就是眼前的青年,立马重视起来。

他们居住的大院里,有人按了暖气炉,但更多的人还在排队,这东西的好处他见过。

现在听杨小涛说起,略一思考就觉得利大于弊。

况且天气冷了,学校的教室本来就要点炉子,这份消耗也在预算当中。

但老校长也提出自己的要求,“你那炉子好是好。但我觉得适应家庭,像学校这种大型区域,就力有未逮吧。所以,我觉得要是能够减少炉子,增加暖气片,也许会更好。”

毕竟,炉子要比暖气片贵,而他们学校的经费也是有限额,不能浪费。

杨小涛自然清楚怎么回事,便答应老校长回去重新设计个大炉子。

于是,告别老校长后,杨小涛在学校了走了一圈,心里有了主意,这才把这事提上日程。

这两天杨小涛回到家里,大部分时间就是重新设计暖气炉。

这可不是简单的放大就行,最好加一个压力泵。

只是这东西杨小涛也不会做,购买也没渠道,想要使用原先的方案,那就只能增加高度了。

好在,学校办公楼和教室都是二层的,充足的高度差,也算是解决了问题。

其次就是分配问题,红星小学教室家办公楼总共有二十六间房子,按照一间房子两个暖气片,就需要五十二个。

至于炉子和水箱杨小涛只打算安装两套,多了也没地放。

东边二楼是学校的档案室,平时存放文件,这个可以暂时腾出来。

至于西边二楼是杂物室,更方便了,这两处跟老校长商量后就定了下来。

学校近期会腾出地放安装暖气炉。

“这是我为学校这样的大型场所设计的暖气炉,暖气片不变,但炉子和水箱都加大,这杨可以带起更多的暖气片。”

王法两人听杨小涛这么说,立马明白,杨小涛的打算,既帮助了学校照顾了孩子,还能打出名声,让其他大型单位发现好处。

试想,这四九城的大厂子那么多,谁还没点想法?

两人拿着图纸,立马找人干起来。

其他人原本还对杨小涛停止安装有些奇怪,这会听了几人的解释后,立马动力十足,这可是大项目啊!

杨小涛说了,争取下周末前做完,趁着学生放假,轧钢厂的人休息,尽快搞定。

两人决定加班加点,杨小涛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