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章 扬帆起航(3/4)

这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粮食、煤炭和澹水。

宽阔的瀛洲港内,此刻停靠着一支乙等舰队和五十艘九千料到六千料不等的货船。

船队有一万两千人,之后还会再北州府的东极港接收一万劳改工。

他们将会在杨炳文的带领下前往齐国,但抵达的时间会比之前预计的要晚,估计十月中旬才能抵达京兆府的金门港。

说着是府和港,但实际上当地只有两千人建造的简单营地和码头罢了。

真正的建设,要金铉带人过去之后才能展开。

金铉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因此在简单的补给结束之后,他便命人扬帆起航,带着上百艘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向着北方的东极港进发。

一路上没有遭遇什么波折,当他们抵达东极港的时候是七月十九,而杨文岳已经带着自己的一千兵马和一万劳改工在码头静静等待。

杨炳文被擢升为了齐国京兆总兵,因此在黄龙没有前往齐国前,他就是齐国武将第一人。

不过,考虑到他的能力,如果他真的有别样心思,恐怕会在战场上被金铉击败。

金铉是直臣和文臣不假,但他的兵科也是他们那一批次的佼佼者,不是杨炳文这种只指挥过一营兵马作为探险队的新手能对抗的。

因此,当金铉带着船只开始靠岸的时候,和杨炳文一起迎接金铉的杨文岳便抚须道:

“金铉这个人知兵,有些什么不懂的事情,你可以问问他。”

“是……”杨炳文也知道金铉不好惹,毕竟当着皇帝的面,喷的皇帝狗血淋头还能活下来的人,金铉还是天启朝的头一个。

“噔——”

船只靠岸,船梯也放到了东极港码头上,金铉穿着一身圆领袍,没有穿官袍,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

在杨文岳和杨炳文的注视下,金铉走下了船梯来到二人面前作揖:

“齐国长史金铉,参见布政使,杨总兵……”

“金长史……”二人作揖回礼,而金铉也没有说什么客套话,而是看了看码头上的兵马和劳改工,然后才询问道:

“请问杨总兵是否准备好了?”

“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登船。”

“既然如此那就登船吧。”金铉毫不顾忌杨文岳的面子使唤杨炳文,但杨文岳没有觉得难堪,反而理解了朱由检为什么要让金铉去建设齐国。

说白了,齐国就需要这种雷厉风行的人,所谓上行下效,如果建设齐国的人是一个遇人先谈情面,事事总论人情的人,那齐国的风气估计也是这样。

反之,如果齐国的人是金铉这种人在管理,那金铉的下属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向他靠拢,因为他们都知道金铉喜欢什么样的下属,因此他们会往那个方向靠拢。

这么一来,齐国的建设就会免去了许许多多的人际往来,而成为一个严谨办事的地方。

杨炳文的性格有些优柔寡断,因此杨文岳倒是觉得,在金铉手下,杨炳文或许能改掉自己性格上的缺点。

“杨布政使,敢问眼下北州府的耕地情况如何?”

杨文岳还在欣赏金铉,但金铉却作揖向他询问了起来。

“约六百七十三万亩,目前可以耕种,并且在秋收之后的田亩有一百二十七万六千余亩,估计能产出八十余万石米。”

“粮食的事情你不用担心,齐国的粮食,殿下已经手书给我了。”杨文岳解释道:

“今后每个月,北州府会向齐国输送五万石米,三百吨铁和十万斤火药,直到殿下手书提高标准或中断为止。”

说着,杨文岳看了看齐国的船队和不远处正在登船的劳改工,然后才道:

“建设齐国恐怕需要不少水泥和生铁,金长史恐怕要劳累一段时间了。”

“无碍,为了殿下和大明,累些也无妨。”金铉倒是没感觉到头疼。

当然,他之所以那么自信,也是因为朱由检为他标准了齐国南北地图上该有的矿产。

这些东西加上船只上的那几十台工业蒸汽机,金铉完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在齐国建造起一个个水泥、冶铁、冶金工厂。

说难听些,这一万劳改工,只负责开采原料罢了,种地这种事情,估计前期还需要齐国的三营兵马自己来。

只要齐国稍微稳定,那劳改工的迁移就会提上日程了。

想到这里,金铉也将目光放到了正在上船的劳改工和杨炳文等人身上。

看到一车车粮食运送到了船只上面,金铉也想起了蒸汽机的燃料问题,然后作揖道:

“若是下官没有及时找到煤炭,那恐怕要从瀛洲采买不少煤炭,因此下官想让杨布政使截留一部分煤炭,当然,这些煤炭下官会用金银支付,不会出现账目亏空的。”

“言重了……”杨文岳望着不卑不亢的金铉,不知怎么的,总感觉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丝孙传庭的气质。

孙传庭那厮也是明知规则而违背规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