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三章 引君入瓮(2/4)

整整五百车火药摆在孙守法面前,它们都被油纸包裹着,有的是火炮的定装发射药,有的是火枪的发射药,总之保管的不错。

在五百车火药后方,是上百辆摆放好的粮车。

仅仅这一百多辆粮车,就足够明军全军和民夫吃上一天饱饭,而眺望远处,南边的平原上,明军的辎重车队拉得老长。

一个身穿鸳鸯战袄,别着腰刀的民夫,两匹健壮的挽马,十四石香喷喷的稻米,一石豆料,这就是明军辎重车的配置。

这样的辎重车,从沉阳一直拉到了上京城,足足一千里道路畅通无阻,足足六万骡马,两万民夫,拉拽四十二万石稻米,三万石豆料北上。

尽管抵达上京城下的时候,起初运送的辎重只剩下了十二石米,半石豆,但也足可见明军的后勤保障达到了何种程度。

“留下两石米和半石豆,发钱票给民夫,让他们回沉阳换钱。”

“是!”

孙守法收回了腿,喜滋滋的看着那一车车运抵的粮食,火药。

有了这些东西,大军围都能把老奴围死。

他乐呵的看向了上京城,火炮声也在这时停下。

等他翻身上马向着前军跑了百来步的时候,远处身着甲胃的朱由检却带着李定国等人策马而来,远远观望火药车和粮车。

孙守法见到朱由检来了,连忙策马上去作揖:“殿下,这地方危险,您得离远一点。”

“已有百步之遥,有何危险?”朱由检看着那一车车火药,笑着回应孙守法的同时,也看着那群搬运火药、粮食的民夫,不免询问:



“这些民夫的工价几何?如何支付?”

“工价是一口价,布政使司提供口粮和豆料、马匹,民夫奔走来回,一程一两银子,前线的军需司马发钱票,民夫返回沉阳后兑换,布政使司发现银。”

孙守法说着袁应泰颁布的制度,而这制度基本是效彷了朱由检的粮票制度。

一千里路,对于有两匹挽马拉拽马车的民夫来说,来回一程也就是一个月左右,一个月赚一两银子,放在辽东已经是妥妥的高收入了。

因此,即便关外凶险,却依旧有许多人报名成为民夫,尤其是在熊廷弼攻陷亦迷河城,沉阳到上京道路彻底安全后,百姓踊跃报名。

“各部发了多少钱票?”朱由检侧过头去看自家舅舅刘效祖。

刘效祖被他委任为平虏参事,说白了就是朱由检身边的一个记事员。

对于春秋战国就有了“九九乘法表”的汉人来说,《算术》是避不开的一个课题,而刘效祖家境虽然普通,但私塾还是读过的,算术没什么问题。

“四军至三月十六,合计发出二十七万六千余张钱票。”

刘效祖很快回应了朱由检的话,尽管他翻找文册的动作有些生疏,但比起刚开始要好很多了。

“也就是发了二十七万六千余两银子?倒是划算。”朱由检闻言微微颔首。

“算上消耗的粮秣,马料,差不多在民夫这块支出五十万两。”刘效祖特意提起了民夫口粮和挽马马料的支出,不过即便这样,也十分便宜了。

换做以前,民夫都是被征徭役,没有工钱,而对于眼下的朝廷来说,出几十万两的辎重费用并不算多。

“北方有消息吗?”

朱由检没有回应刘效祖,而是对孙守法询问,但孙守法却摇了摇头:

“消息还是五日前的消息,算起来,如果真的有消息,那应该是老曹他们和黄台吉碰上面了。”

“嗯……”朱由检应了一声,转过头去看了一眼上京城:“继续打吧。”

说罢,他策马向着自己的中军离去。

同样、随着时间逐渐推移,当时间来到正午的时候,北山朵儿必河的北岸已经聚集起了二十几万人。

“全都渡河成功了,眼下就看我们了。”

辎重车构成的营垒中,当济尔哈朗前来回禀,黄台吉与代善等人正坐在篝火堆前,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肉粥。

听完济尔哈朗的话,他看了一眼渡河成功的妇孺,又看了一眼一直没有动静的曹变蛟,随后才皱着眉说道:

“这曹姓小将估计和曹文诏有关,他在这里,曹文诏应该也很快会率兵支援,届时我们的压力就大了。”

“那不如趁着这个时候,赶紧突围。”代善喝了一口肉粥,眼神警惕打量四周,显得十分不安。

“不……”黄台吉叹了一口气:

“明军一直没有动静,是因为他们想着分割了我们两部兵马,然后才出手,现在他们的目标达成了……”

“呜呜呜——”

果然,在黄台吉话音落下的时候,远处矮坡上传来了号角声,同时一起传来号角声的还有金军南岸营地的四周,以及北岸先行的莽古尔泰大军的三个不同方向。

由于北山大多都是走河谷,因此黄台吉选择走的是一个四周海拔落差十分平缓,不足百丈的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