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四章 文治武功(2/4)

历》的译本,而《授时历》距今已经差不多三百五十年,我欲请徐少保和你前往钦天监,修撰新历。”

“下官稍后便写信给恩师,请恩师出山修撰历法!”听说要修撰历法,孙元化十分激动。

修撰历法,这对于农业有着天大的益处,但最主要的还是修撰者的名字可以和历法一起流传数百年。

“历法修撰的事情,我已经让户部调白银十万两给钦天监,并且钦天监的人数是之前的三倍。”

“钦天监的变化你是知道的,虽说修历法要严谨,但朝廷需要他修得快,修得好,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给天下的百姓使用。”

朱由检一边说,孙元化一边点头。

他自然是知道钦天监的变化,别的不说,那些望远镜和翻了三倍的人数,就足够让历法修撰的速度加快。

一想到自己能和恩师一起修撰历法,名传千古,孙元化就止不住的激动。

瞧着他激动地模样,朱由检还是交代道:

“虽说历法重要,但你身兼数职,农业司和军备院的事情也不要落下。”

“请殿下放心。”孙元化作揖回礼,朱由检瞧见后也安心了不少,当即说道:

“我此次主要是来找你说这个,过两日等关外积雪化完,我便要带骁骑卫和火炮北上泰宁府,国朝将在六月发动第三次北伐。”

“估摸着,我今岁是难以回京了,你和毕自严,王徵、宋应星几人若是有什么难事,便去找承恩和化淳。”

朱由检不太放心军备院的事情,因此反复的交代。

孙元化也能理解他,所以整个过程都用心的听着。

直到朱由检说完,他才作揖恭送朱由检。

朱由检再看了一眼储藏室内的各种作物变化,最后才转身走出了储藏室。

李定国连忙跟了上去,而走出储藏室后,映入他们眼帘的,是试验田上正在种植作物的一些佃户。

二月的燕云之地确实还有些寒意,朱由检二人在骁骑卫的簇拥下上了四轮马车。

骁骑卫指挥使在他们上车后特意骑马到窗旁询问:“殿下,直接前往泰宁县吗?”

“嗯,带着火炮一起前往泰宁县。”入座的朱由检微微颌首。

“末将领命。”骁骑卫将领应下,朱由检的马车也开始走动。

丈许宽高,两丈余长的四轮马车内部宽大,负责拉拽它的,是四匹蒙古挽马,但即便四匹共同拉拽,但马车的速度却并不快。

“蒙古挽马的力量还是不够大,来年可以从御马监找一些长大的夏尔马来拉拽。”

朱由检感受了一下只比步行快一点的马车速度,摇了摇头。

此刻、从天空俯瞰,五千六百人的骁骑卫骑兵,每个人都乘骑着一匹挽马,旁边牵着一匹河曲军马。

它们的其余三匹马,已经被人赶往了泰宁县,因此只能用挽马代步,并且身边只有一匹军马来应对突发情况。

在他们之后,穿着鸳鸯战袄,头戴笠形盔,手拿简易长矛的民夫正在押运火炮。

由于冬雪问题和府道问题,因此去年上直其余十五卫的火炮只北运了三分之二,眼下还有三分之一需要靠朱由检在冬雪融化后北运。

上直十六卫,燕山十斤炮共计三百门,燕山五斤炮共计两千门,火力充沛,是朱由检为了应对建虏加厚城池石堡而准备的。

除了上直,东军都督府那十万兵马也拥有燕山五斤炮近两千门,两军合计十八万九千六百人,火炮四千三百门。

用如此阵仗来打击建虏,足可见朱由检的决心。

这可不是复辽之役那战力掺了水的三十几万兵马,而是实打实经过磨练的近十九万精锐。

能让上直齐出,黄台吉和努尔哈赤哪怕死了,下去之后也能对火落赤这群人吹一波了。

只不过,用近十九万人,在这周长六千余里七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抵御打歼灭战,难度实际上还是比较大的。

表面上看是十九万人打十万人,但朱由检要求的是围歼,所以就需要分兵驻守各处山口,以防建虏逃遁。

目前建虏的北方地区已经被郭桑岱彻底封锁,东边又是大海,南部不可能去,西部要和上直撞上,所以他们唯一逃遁的目标,只可能是西北一带。

他们很有可能会企图在合战不利后,顺着黑龙江北岸,向着西北逃亡中西伯利亚,然后折返南下。

这条路线,也是当年蒙古人对女真人围剿时,女真少数几部的逃亡路线。

不然以当年金国对蒙古人的减丁政策,蒙古人早就把女真人屠戮一空了,不会让女真人后续还存在四大部,苟活繁衍那么多人。

眼下朱由检要做的,就是把蒙古人的战术布置更加丰润一些,以求达到犁庭扫穴的目的。

“殿下……”

马车内,在朱由检沉思的时候,李定国犹豫着脸开口,朱由检也随之睁开眼睛看向了他:“怎么?”

“我这次回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