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章 杭州士绅(1/2)

杭州城,外城,清波门内,钱塘县衙。

“大人,三哥和四哥那里问,要不要开始攻城?”

陈子勾进来,恭恭敬敬上前请令。

“不用急,向城里喊话,只要他们愿意投降,可以发给他们盘缠,任由他们离去。”

县衙大堂正座上,王和垚摇了摇头,放下了手上的账册。

只有四千将士,强行攻城,必定伤亡不小,并不在他的计划之内。

何况满城有护城河,高大坚固,要是强攻,肯定伤亡不小。

大军进了杭州城,王和垚在钱塘县衙驻扎,作为大军的中军驻地。除了满城这个“城中城”,杭州内城,都已经归于义军之手。

王和垚坐镇满城东南,赵国豪、瘦猴、老黄和李行中分别居于满城东北和东面,四人带领三营 3000 人马,包围满城。

至于外城墙,则是郑思明带 500 人把守,除了维护城内外治安,还要提防钱塘江面上的杭州水师袭扰。陈子勾率 500 人守住了外城北面的武林门,这是京杭大运河的,也是北面的门户,必须要牢牢控制。

“任由他们离去?”

陈子勾睁大了眼睛,有些迟疑。

满城里的那些旗人,军中将士人人欲除之而后快,没有几个人,不想破城屠戮一番。

“满城的旗人现在是困兽犹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用他们的命换我将士的性命,不值得。”

王和垚面色平静,字字都是实情。

他要是有十倍的人马,他就把满城围起来。即便是五倍之众,他也敢强攻。

可他只有四千兵马,还要内外城兼顾,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

“放心吧,杭州是鱼米之乡,百姓家里都不贮藏粮食。满城里那些大爷,坚持不了几天。”

苏航熟、天下足。杭州是鱼米之乡,士民家中从不储藏粮食,平时市集上买卖就是。

“五哥,大人,你真是爱兵如子。兄弟们跟着你,都是福气啊!”

陈子勾衷心地恭维了一下王和垚,还是有些不放心。

“大人,要是鞑子不降怎么办?”

“不降就只有硬攻了!”

王和垚冷冷说了一声。

“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要是不识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夜长梦多,杭州城是东南首镇,他也只会给满城里的清军将领几天的时间。

“陈子勾,武林门是运河的,杭州城北上的门户,你可得给我守好了。”

只要守住了武林门,北上的通道就被隔绝,杭州北面的门户,也就守住了。

“大人放心,小人绝不会让大人失望!”

陈子勾刚离开,刘文石又跟着进来,满脸的兴奋。

“大人,杭州城中各府库尚有库银 7 万 6 千余两,钱 2 万余贯,粮食 1万多石!”

刘文石的话,让王和垚也是精神一振,轻轻点了点头。

“东南重镇,鱼米之乡,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虽说“枪杆子里出政权”,但兵强马壮者为王,没有钱粮,何来兵强马壮,何来政权?

单单一个粮食 1 万多石,就够部下四千将士小半年的口粮!

“还有其它辎重吗?”

“回大人,铠甲尚有 200 来副,不过多为布甲和皮甲。另有火绳枪上百枝,刀枪数百,火药 上百桶。至于火炮,就是墙上的 100 多门了。”

刘文石的无奈看在眼里,王和垚心知肚明。

“有银子有粮食,已经很好了!”

王和垚哈哈一笑,指了指正前方的满城。

“看来,杭州城的存货,都在这满城里面了!”

浙江首府,130 多个官署,浙江的钱赋银两,一半都在杭州满城,让人不眼馋才怪。

“大人,你不是说劝降吗?难道你是故意为之?”

“我是劝降,只要他们投降,我绝不会杀他们。但是,我没有说放过他们的银两!”

王和垚回答,一本正经。

“大人,你真是个奸商啊!”

刘文石一怔,轻声笑了起来。

张黑进来,在王和垚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王和垚点点头,轻声一句。

“把人带进来吧。”

“小人叩见将军!”

两个官员跪在地上,都是脸色如土,身子瑟瑟发抖。

“起来吧。满清把你们看为奴才,跪而奏事。在本将这里,坐而论道,都坐吧。”

王和垚的温声细语听在耳中,两个官员面面相觑,二人站起来,躬身一礼。

“多谢将军!”

二人分别找了椅子坐下,却只坐了半边屁股,毕恭毕敬。

“你是钱塘县令鲁又翁?”

王和垚的目光看向了圆脸长须的矮胖老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