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2章 惊天新闻-阿尔法号(3/4)

生产新、可调整组装线,制造各种汽车部件,再进行大批量组装,即便今后开分厂,也只需要几座仓房,构成汽车制造基地,依旧不需要收购任何一家企业。

不过。

如果把广区机电厂并入红旗,以厂长的身份,号令它走之前小型电器的路线,不仅红旗资产暴增,体现小徐厂长的功劳,还能为大泽拉来一个大客户。

与不并购相比,多了一个重要的‘直属领导-徐厂长’。

“只是大泽动力是私企,总这么搞,就怕有人举报咱经商。”

“还好,现在所有人都认为,大泽动力名义上姓徐,实际投资方却是。”

徐飞拿起座机,联系央企管理委员会。

兰峰不在,他只是厂长,并购之类的事情,丢给上级即可。

如果期间出了什么乱子,跟咱没半点关系。

估计也不会出乱子,地方官企转央企,即便只是个控股子公司,也代表身份不一样了,机电厂的管理层和员工们,巴不得如此。

忙活完,走出车间办公室,机电厂的董事长等人,正神色焦急的等待着。

对方见状,急匆匆走上前。

“徐术记。”

“这么回事?”

“我们听了您的建议,联系广区州府,商议如何凑钱,把项目谈下来。但州府领导一直坚持引进外资,始终不同意,后来听到红旗现状,便问了问央企管理委员会,之后我就收到红旗并购广区机电的通知。”

徐飞琢磨琢磨,瞬间明白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搞得太快了!

防弹版大红旗,早就拿到欧美认证,在海豹突击队帮助下,也获得倭岛、南棒子认证。通用结算10辆标配货款,1500万美刀。欧区收到100辆不同款式,结算2.5亿欧元。

柴油机版小红旗,3月1号拿到欧区认证,次日雷蒙帮忙搞定德克萨斯的单独认证。虽然产量依赖工程师,但每天也有300辆下线,并送往青港,等待装船发货。

现在外汇都赚到了,红旗却连厂子都没有。

估计央企管理委员会,认为红旗规模太小,先搞个机电厂衬托衬托,省的有人说代工。

“既然这样,那咱们以后都是同事了,喊我厂长即可。”

“徐术记客套了。”

“走走走,为了庆祝,咱们今晚摆几桌。”

徐飞说完,忽然想到一件事,示意广区机电厂董事长上前,“广区那边还有供销社么?”

“肯定有,只是广区发展比较快,基层供销社几乎见不到了。”

“你看,东山供销社跟合作,大有复兴之势,如果我促使广区供销社跟合作,同样搞成东山这样,你认为如何?”

四秘书连忙返回车间办公室,找到大秘书要来相关资料。

机电董事长认真翻看之后,“领导放心,这事可以交给我去操作,只是广区机电现在没有太多资金。”

“以我个人名义,你懂?”

“我懂!”

“那就好,你这个位置稳了,不用换人。”

“谢领导提携。”

“对了,你什么级别?”

“比泽市高一级。”

徐飞微微一愣,竟然比咱牛掰。

这时。

在旁边插不上话的机电副董,套近乎道:“厂长,其实入股广区供销社,我也能帮忙。”

“放心,换不换人的,我只是开个玩笑,任命都是央企管理委员会下达。”

徐飞搞明白双方职务,挺挺胸膛,让左边的铜徽章更扎眼,“走走走,吃饭!”

………………

红旗并购广区机电厂的事,一经确定,立刻登上新闻,各类报刊也进行大篇幅报道。

犹如徐飞的猜想,上级不想外界议论红旗属于代工。

但目前赚外汇才是主要任务,上级又希望红旗大量出货。

最终能做的,唯有给红旗增加实体资产。

而机电厂转型,由于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忙活供销社,便交给运营中心负责。

不中用的管理层直接开除,有能力的管理层直接提一级。

混吃摸鱼的员工甭管是不是正式工,当场宣布下岗;努力上进的员工,也甭管是不是正式工,直接入职。

另外再通过劳务派遣公司,从供销体系抽调一批愿意前往广区的销售精英,对保留的两万名机电职工,分批进行培训,草创小电器销售模式,并准备重启广区基层供销社。

广区机电拥有自己的生产车间,也有自己电路板研究室,缺少的是价格低廉却性能卓越的微小型电机。

徐飞从对方实验室抽调两百余名电气工程师,加入红旗本部,再将新的管理层名单,提交给央企管理委员会。

等收到回复,已经是三天后。

而借助超级电容暴产能,制造的300万件微小型电机,也开始发往广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