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章 小丫电扇厂旧址(2/3)

昨天他听徐经理说了,公司刚来华夏发展,资金没到位,需要贷款,乡里则要求提供就业岗位。

重开夜校,再看看培训项目,不就是为玩具厂准备的么。

让本地人学点本领,等到外企招聘工人,也能领先周围乡镇来应聘的人。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外企?”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集体回头。

看到不知从哪旮旯蹦出来的大背头……

不对,怎么瞅着有点眼熟?

把头发扎起来,加个羊角胡,再配个墨镜……

“黄半瞎?”

“以后喊我黄经理!”

“???”

“我跟你们说啊,乡里开夜校,是让你们多学点本领,等外企分厂建起来,咱也好快人一步。”

“啥外企?”

“铁皮公司,‘提一批’。”

“???”

“这可是我家厂长,为了家乡发展,好不容易申请下来的。”

“你家厂长是谁?”

“徐飞啊!”

“徐飞?他不是疯了么?”

“别乱说,我可是外企销售经理,徐厂长手下第一干将,你们谁敢再提这些,以后别想进外企!”

“……”

乡里贴出夜校公告,再瞧瞧黄半瞎这个混不吝的老家伙,都打扮成这样,虽然有人在心里质疑,但考虑到后果,也没人敢说什么。

“老黄,走走走,旁边羊汤馆新剥了一只羊,咱整两盅。”

“老黄,别听他的,咱去驴肉馆……”

“黄叔~~”

“哎!”

黄半瞎听到久违的称呼,感觉骨头都酥了。

同时内心更加坚定,紧随小舅脚步!

……………

徐家老宅。

徐飞从未想过,乡里动作这么快。

上午十点半,乡书记带着乡长,提溜一大堆打印的纸张,满脸疲惫的来敲门。

尤其乡书记,俩眼窝有点发黑,似乎一夜没睡,并且蓬头垢面,就跟开摩车跑了趟县城似的。

乡长也差不到哪去,裤腿全是泥巴,肩背湿漉漉的,犹如昨晚淋了一夜雪。

此时。

三人面前,铺着一张黄泥岗规划图。

乡长点支烟,“小飞,咱们都不是外人,也不说什么虚话,上次我跟你说,省里要修高速,从西边过,考虑到运输问题,乡里就把建玩具厂需要的两百亩地皮,帮你选在西边大泽。”

大泽原名雷夏泽。

上古时期,尧舜老祖宗曾在这里耕种,后来蚩尤埋在这里,就变成恶泽。

恶泽消失,种啥啥不出,受迷信影响,人们为其改名大泽。

说白了,就是一大片荒芜的盐碱地。

徐飞不想选这里,因为太偏僻,说不定哪天蹦出一群狠人,打砸抢……

但乡书记拿出的另一份图纸,还有接下来的话,令他改变想法。

“小飞,建厂房需要时间,这个周期少说半年,加上通电、建变电所、安装设备、调试设备,一年时间都不一定够。”

“乡里现在急需解决就业问题,因此,经过连夜讨论,决定先把小丫电扇厂旧址无偿租给你,什么时候新厂建成,什么时候搬过去。”

“而小丫电扇厂旧址,虽然厂房有点老,但稍微修葺修葺,再打扫打扫卫生,直接就能用。”

“尤其电路,当时咱这电扇厂可是很大,专门修建一条工业电,双电源,三相五线,后来厂子破产,本应该撤掉,但小湖镇玩具厂成立,需要用到工业电,顺手连上,咱这边也就没撤。”

“并且,小丫电扇厂的老职工,都还在,对车间操作、电力管理,熟悉的很,无需培训,稍稍加强规范,咱就能解决招工问题。”

“另外,昨晚我去县城,找熟悉的领导,把办厂用到的文件盖章,你签字,下午给你贷款,明天咱厂子手续就能办下来。”

乡长看乡书记说的差不多,一唱一和的问道:“要不,咱们去小丫电扇厂旧址瞧瞧?”

……………

小丫电扇厂旧址位于黄泥岗东门。

走省道,进入黄泥岗就能看到它。

风扇厂辉煌的时候,小丫电扇不仅畅销全国,还曾走过外贸,几乎养活了半个黄泥岗。

可以说,其它地方,有煤城、钢城,昔日黄泥岗上级单位南洼,则是周围地区称作电扇城。

可惜,改革春风的风头,刮在南方,各种返税、优惠、技术引进,导致位于北方的小丫电扇,瞬间失去市场竞争力。

卖不出东西,拿不到资金,无力研发新技术,很快就被淘汰。

徐老爷子在世时,曾担任小丫电扇厂厂长,为改善窘境,整天愁的睡不着,烟也一根接一根,最后突发肺癌,带着憋屈去见了奶奶。

徐飞走在小丫电扇厂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