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训练准备(2/3)

月很想开车,可惜驾驶座位无论怎么调节,她的身高够不着刹车脚板,自动驾驶模式又没有兴趣,只好闷闷不乐地放弃了。



一上午的训练,通过“小厨子”的监督纠正,牧良已经从刚开始的50分,上升到85分,终于超过80分的合格线。

将驾驶视频同步上传至火星局域网,没过多久,就取得了这种型号太空运输车的电子驾照,看得一旁的子书银月非常羡慕。

中午吃完饭休息了一个小时,下午2点继续练习。

子书银月这回没在车上呆着,带着检测仪器与遥控飞行器,与“小厨子”在一座岩石山附近下车,开始执行检测任务了。

这项任务,看似范围覆盖了整个火星地表,实际工作难度不大。

依靠遥控飞行器,携带检测仪器飞行测量,每小时可以检测上千公里范围。

速度快十天半月,就能够完成数据收集任务。

至于统计分析数据,有“小厨子”帮忙,一切ok。

异能管理中心,发布这种任务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检测结果本身。

通过过程体验,让异能者掌握太空车驾驶、太空环境适应、扫描仪器使用、独立思考计算、数据分析运用能力,为以后执行更艰巨复杂危险的太空探险工作做准备。

等到牧良驾驶车辆,回到坐标点,已经过去了2个多小时。

子书银月也完成了2千公里直径范围,地表二氧化碳等含量的测定。

主要依靠“小厨子”,精准控制遥控飞行器进行作业,速度当然不会慢到哪里去。

两人站在岩石山顶上,遥望四面八方。

入目尽是光秃秃的山石沙土,极远距离断崖横空,苍茫粗犷。

大地没有一丝生命之音,无声无边寂寥。

没有草木虫鸣,仿佛星球失去了存在意义。

不见一丝水源,干渴枯竭,令人心生绝望之感。一个人,如果呆立久了,很可能产生精神幻想。

如果长期独自面对单调,生出疾病及至精神崩溃,都非意外。

只有“小厨子”一成不变地静立在旁边,黑中带黄的外表,在阳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

电子眼保持设定的扫描频率,似乎永远都感受不到,环境的恶劣。

火星引力,相对地星较小。

两人无聊之余,开始沿山顶边缘走动,即使穿着比较厚重的太空服,也与平日在地星表面行走负担一样,感觉比较自如。

转了一圈,无任何发现,只好赶回太空车旁边,观察起车辆来。

这辆太空运输车,宽大扁平,稳定性高,适应性强。

足有1.5米高的轮胎,配合同样高的弹力装置,可以满足火星表面,大部分平坦地面的行驶要求,用来运输矿产再合适不过。

全车除货厢、轮胎外,基本都包裹在保温材料之中。

前进驱动力,由能源晶体提供,能够保证长时间使用。

两人钻进车底下,与培训所学一一对应。

讨论了半个小时,对整车????????????????情况,终于有了大致的了解。

万一出现故障,也能迅速找到对应部位。

下午5点半,太阳快要被遮挡,气温在逐渐下降。

两人不再耽搁,招呼“小厨子”一同爬上驾驶室,开车返回太空基地。

根据掌握的情况,半个月前,火星风暴已经肆掠了一遍。

较长时期内,不会出现类似极端气候,即便在外过夜,危险也不大。

不过,两人还未做好准备,当然不敢随意宿营。

回到基地,用完晚餐后。

两人商量分工合作,明天完成准备工作,后天出发向南。

牧良负责驾车与线路确定,考虑到火星南部,古老地形,起伏太大,当晚从局域网上下载南部高清地形图。

在3位外星技术人员的建议下,利用寝室的全息投影,仔细研究制定了一条,绕南部两圈的行进线路。

火星南北极距离,约为月球的两倍、地星的一半。

赤道半径 3396.2 km,极半径 3376.2 km。

牧良经过认真测算,只要在南北半球各绕两圈,就能够全部覆盖火星表面所有区域,检测完成二氧化碳(干冰)分布情况与含量统计数据。

子书银月则负责备用能源晶体、保温帐篷、生活物资等的领取,以保证路上的生存需要。

车上备有制氧气机,太空服缺氧可以随时补充。

第3火星日。

两人各自忙碌起来,用一个上午时间,完成了全部准备工作。

宽大的封闭车厢里,两顶保温小帐篷全部支好,与能源装置连通,保证帐篷内气温恒定在17c上下;

与制氧机连通,随时保证氧气供应。

同时设置了警报装置,一旦气温或氧气脱离设定范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