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一回 裁撤兵力北境空虚 蓟城之军潜入邺都(2/3)

卫上楼回禀:“未见携带兵器。”

城门对守城军士喊道:“放行。”

“遵命。”

旁边有一人疑惑不解问道:“大人,如今四境流民入邺城者众,只查未携带兵器甲胄是否有所疏漏?”

城门令说道:“你还不知道,我们的石大将军这不是想收拢人心吗。言道:各族百姓尽皆我赵国臣民,如今四境交兵不止,若有一线生机当还是许人家一条生路。”

“生路?”一上了年纪的军士笑道,“自古胡汉不两立,我赵国汉人有今日之势全凭我们这些老兄弟们一刀一箭得来的。想当年我汉人势弱之时只能结坞堡而自守,幸得有石闵大将军方使我汉族军民奋发自立。”

正说话间,有人看到巡查的将领前来,忙道:“散了,散了。”

入城之后,那队流民径自往邺城的深处,越过了几个路口,往一处偏僻居所而去。

“流民”在一个窗棂破败,墙倒楼歪的府院前停下。为首的那人,轻轻敲了数下房门,不多时一门人从房里探头出来,问道:“诸位找谁?”

“烦请向里面通禀一声,幽州有故人前来。”

“诸位稍待。”

只过了一会儿,那门人开启房门,邀请那些人进入此地。

此时,暗伏在对面一个破败门店里的细作,洞悉这着这里的一切。

“快,快向韦大人禀报。”

“是。”

一个黑影从屋后闪过,消失在这夜色的街道内。

此处荒废的庭院外面看着是平平无奇,那幽州的“流民”跟着那门人穿过三间门厅,走过两三处偏门,通过一个暗门。却见里面是却是一处空旷的场地,足可以容纳上千人。旁边的人打铁,生炉子,“铛铛”铁星四溢,正在连夜打造兵器。

只见在庭院中央,一人出迎,忙邀那“流民”头领往正堂一聚。

正堂上,只见堂中三人分列而坐。

那人进堂,拱手道:“属下,奉太守之命,前来报到。”

旁边一人忙道:“来,快坐下,奉茶。”

随即转向那两人说道,“终于最后一批人员到了,如今只待时机成熟,便能一举成事。”

中间那一人说道:“石成,石晖,我们石氏宗族已经到此境地,如不再发奋振作,恐江山落入外族人之手。”

中领军石成对着堂上的石启说道:“石侍中,如今陛下石鉴软弱无能,上次宫闱之变,为了苟全性命,竟杀其弟乐平王石苞以平石闵之怒,此等子孙不配位尊九五,臣请石侍中令择贤主居之。”

“石成,现在就议帝位还为时尚早,如今四夷八荒虎视眈眈,我赵国再也经不起折腾了。我意,待功成之后,再择贤者也不迟。”

前河东太守石晖也道:“如今石鉴召令不出皇宫,邺城之内尽皆石闵党羽,有他没他有甚区别。”

“哈哈。”众人也是一阵嘲笑。

“诸位大臣,末将还有一事想禀,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石启说道:“这边没有外人,但说无妨。”

“列位大人,末将知道如今邺城之内情势紧张,然幽州之地边关亦是吃紧,燕军如今已下安乐,距离蓟城咫尺之遥若如蓟城一失,则北境门户洞开,如此情势,恕难意料。”

中领军石成之前做镇远将军之时与燕军交过手,知道那人所言非虚,也向座中二位进言:“此人所言也是实情。燕军素来就有南下之心,今年来更是厉兵秣马,广聚粮草,吾恐此番南下终非癣疥之疾,吾等甚为留意。”

石启却是不以为意,“晋军,凉州军哪一个不是虎视眈眈,皆被我赵军击退,我看这次,中领军忧虑过甚了吧。”

石成却是心忧,“燕国君臣终非昏聩颟顸之辈,我觉着这蓟城才是他们的第一步。”随即便看向来人说道,“燕国来犯毕竟为远忧,然肘腋之祸近在眼前,如今邺城之中皆是石闵的兵马,吾等已难以信任邺城部卒,不得已引尔等入邺,你们稍歇几日,尔等有大用。扫除石闵之患当在这几日。”

“大人既然如此之说,末将自然领命。”

正在说话之间,前面的门人突然冲进来,向众人说道:“列位大人,快快回避,前面巡查的军士敲门,被我支应过去了。但我观那些人不像是无心之举。此处僻静又破败,荒芜人烟已久,老奴恐此地已被汉人察觉,还请众人速速转移。”

石晖向其他人说道:“此人所言甚为有理,如今临近举事,当不能有半点泄露。我意,今夜当速速转移。”

门人说道:“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还在任上,利用职务之便,再寻找一处落脚点亦不是难事。”

众人亦觉甚为有理。当夜,府院之中连同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