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 爹爹,乔思要抱抱(1/2)

黄家村。

一阵朗朗上口的读书声传了过来。

房子内的先生手持着戒尺,在娃儿们中间游荡着。

看到有不上心的娃儿,戒尺便毫不客气的往娃儿的身上打了过去。

“啪!”

清脆的响声让一个娃儿瞬间清醒了过来,他忍住一脸委屈的模样儿,随着其他娃儿朗诵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

娃儿们的声音清脆,一股浓郁的书香氛围扑面而来。

“廷晖这首《三字经》当真不错,朗朗上口的!”

“这对孩子们识文断字,学习更多生字可是有不小帮助的!”

在房子外,有先生抚摸着自己的胡须,极为满意的点头称赞道。

“自从海匪之事平定后,这小家伙竟然躲在黄家村不出去了。”

“整天琢磨着什么养猪、养鸭、还有酿什么酒!”

“这是年轻气盛的年轻人应该干的事?”

想到黄廷晖自海匪之变平定之后,整个人竟然沉浸在这种事情上。

教书先生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好在小家伙倒是没有落下自己的课业,否则的话,我第一个不答应!”

“不过去年的院试他却没有去参加,能够静下心来提升自己的水平,这小家伙还是很不错的!”

自平定海匪之祸后,黄廷晖便回到了黄家村之中。

除去在黄家村中组织养猪、养鸭、还有酿酒什么的。

黄廷晖帮着庐阳书院的部分先生们,在黄家村附近建成了一间颇为简陋的私塾。

远近村子的小娃儿纷纷被送到了黄家村的这间私塾之中。

一时间,黄家村更添了几分生气。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小娃儿上私塾读书,黄廷晖和各位先生商量着免去了娃儿的束脩。

而娃儿们也可以在黄家村的这私塾之中解决午饭。

故而,那些不怎么富裕的百姓们也是乐衷将孩子们都送到这私塾之中读书。

为了让娃儿以后能识文断字,也为了中午的这口饭能够给家里省去一些负担。

这件事情最为高兴之人,莫过于黄家村的老族长了。

私塾设立在黄家村,黄家村适龄的孩子几乎都被赶到私塾去读书了。

只要娃儿们都能识文断字,变得有学问起来。

老族长都能想到未来的黄家村的变化,一定是不可限量。

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黄廷晖,归功于他的这个“干孙儿”。

此时,在黄家村的村口处,黄廷晖对一名村民解释着,“大伯,这养猪可不怎么简单的!”

“就从这母猪的产后护理来说,母猪产的后护理,首先要从产前开始做起,母猪产前四五天要逐渐减少饲喂量,其目的是减少腹部压力……”

黄廷晖表情认真,神色严肃的讲解着。

而那村民则是认真的听着黄廷晖的讲解,那表情当真是像极了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

还真是一个敢讲,一个敢听来着。

若是放在以前,黄廷晖说这些自然不会有农户愿意听的。

这些农户虽说不是什么读书人,但就养猪、种田什么的,他们不认为一个读书人能够比他们做的更好。

但黄廷晖的实践操作,显然是打破了他们的认知。

别的不说,就种田这块。

二柱、大胆、老族长他们听了黄廷晖的话,那田里的稻子长势喜人,产量可是比他们都多了不少的。

至于养猪、养鸭的活计更是让二柱、大胆他们赚了不少的钱。

看到这些卓有成效的变化,黄家村的村民们心思自然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他们对黄廷晖的态度变化了许多,也更加喜欢听黄廷晖给他们的建议了。

“晖哥儿,你这法子不错!”

“我都听你的!”那村民对黄廷晖说道。

“晖哥儿,听说那卢家老爷去杭城了,酒楼也开过去了?”

“我们村的猪肉,鸭子都是提供给他们的?”村民有些好奇的问道。

自从卢道明、陈秋娘夫妇离去之后,卢家老爷与自己的妻子消沉了好一段时间。

不过在黄廷晖、吴菲莲的贴心照料下,两人也终于是从痛苦之中走了出来。

他们认了黄廷晖、吴菲莲作为自己的“干儿子”,“干儿媳”。

至于自己的孙女,自然也是黄廷晖、吴菲莲二人抚养了。

后来卢老爷也不愿意在黄家村再蹉跎时光了,他与自己的夫人到杭城府重操旧业,又开了一栋酒楼。

酒楼中卖的最好的菜式,就是东坡肉与烤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