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黄袍(中)(1/2)
一言既出,耶律楚材笑而不语。>
郭宁摇了摇头,也笑了起来。>
院子里很安静,只有大槐树上的知了在拼命呐喊。郭宁和耶律楚材并肩站着,觉有清风,拂面微凉。>
院落四角各有数名顶盔掼甲的精锐武士肃立,任凭汗水流淌,仿佛雕像般一动不动。>
驿站本身有些年头了,因为曾经被改做道教的威灵观,正堂后头有座高塔。高塔上,负责巡视眺望的弓箭手,这会儿都凑过来俯视前院。>
郭宁抬手指了指他们,正对着郭宁视线的一名弓箭手约莫心里有鬼,吓得往后连退两步。他的后背撞在砖石的塔身上,隔着老远都能听到咚的一闷声。>
这弓箭手躲在阑干后,再也不敢露头,其余各层的弓箭手慌忙一哄而散,继续摆出眺望远方,严肃执勤的模样。>
只有靠驿站内院的墙后,脚步声越来越密集。明摆着,那些人都想着动作轻快,但人数实在太多,而且也不像做过事前演练,难免纷乱。>
耶律楚材想要说什么,郭宁抬手止住了他,侧耳倾听。>
他耳聪目明,立刻便听得墙后有人悉悉索索地道:>
“排队!把队伍排整齐!待会儿一拥而入像什么样子!”有人话声低微,中气不足,那是汪世显。>
“这种场合,不是一拥而入才显得热诚吗?你看,我连酒都准备好了!大喜事就要欢腾,要喝酒庆祝呀!”这么说话的,是整日里贵公子作派,却一向很得郭宁喜欢的高歆。>
“低声点!晋卿先生说了要列队,高歆你站后排去,哟,快去把刘元帅请上来!其他人别挤了,晋卿先生还在里头向国公解释呢,安静!安静!”>
“我哪里是元帅了,莫要乱讲……”一个劲谦虚的,是刘二祖。>
“正是!都别闹了,这是正经时候,说不定要上史书的!万一办得不好,惹怒了国公,一个个全都军法处置!”>
在这时候还一本正经的,是韩煊和郭仲元。>
“扯!这种事情,郭六郎乐都快乐死了吧!怎么会怒?他真要拿出军法砸下来,有我中都李二顶着,看他哪来的面皮!”>
任何时候都不正经,每句话都在作死的,也只有李霆了。>
按说他早就该抵达河北,一来安抚家中有将士死伤的军户,二来调度远征秦陇的兵马。也不知他是压根没回去呢,还是早早地兜转回来。>
他这一说,又有好几个总领、提控、都将起哄,连带着院墙另一边的文官队伍也有人窃笑。>
“住嘴!住嘴!这是大场面,尔等休要把出地痞嘴脸!”>
最后骆和尚嗡嗡地道,外间瞬时都安静下来。>
“稍嫌早了点。”>
郭宁侧耳听着众人言语,不禁苦笑:>
“当日我在山东曾告诉大伙儿,要高筑墙,广积粮,那六个字后头,还有一句唤作缓称王。这才隔了几年?大家这么着急的么?待我回到中都,勒令女真皇帝让位,而于万众瞩目之下登台受禅,不是更加妥当么?”>
他在槐树下背着手走了两圈,摸了摸槐树苍遒枝干,又道:“前阵子梁询谊致书与我,备述从周国公到周王,赐九锡,再受命为皇帝的步骤,我看倒也有条不紊。”>
说到这里,他想了想:“对了,胥鼎应该也是这个意思,我本以为,晋卿先生的想法会和他们一样。”>
耶律楚材不与郭宁对视,转而微微俯首。>
郭宁的势力扩张如此之快,相当程度上,便是因为他大量吸收了金国的文官体系,大肆收纳了可用之人,填充在定海军的枝干上。如果在中都城里按部就班地走一趟,必定免不了许多和前朝旧臣的协调,也难免有些利益要分割让渡,甚至对前朝完颜氏皇族的待遇,也相对有所保障。>
这些前朝旧臣的代言人,少不了胥鼎和耶律楚材两个。>
不过,为前朝旧臣代言的职能,是胥鼎立足新朝的倚仗,于耶律楚材却非如此。他在金国不过是个未出仕的书生,威望和部属,都是在定海军中一点点攒起来的。>
中都政变之后,郭宁隐约透露,不希望耶律楚材太过靠拢中都群臣,耶律楚材立刻就遵循无误。>
所以现在,他也就非常丝滑地恢复了定海军旧部的代言人身份。这才能够代表了这支从河北到山东,再席卷半个天下的庞大武力,催促郭宁。>
有时候耶律楚材真不明白,一个从草莽间崛起的溃兵,怎么会有这样敏锐的政治眼光,怎么会如此清晰地辨别朝堂上的力量起伏权衡?>
或许真的是得自天授吧。>
天降之人,就应该赶紧到他该在的位置上去,水到渠成,不必再等。>
心里想着,耶律楚材恭敬答道:“时势如此,顺水推舟罢了。不瞒周国公,去中都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道源无极
超神之剑
Hi,天使天天见
女华佗种田记
都市绝品小道士
猫妖游记
海贼之黑心副船长
重阳郞
我就买亿艘毛熊航母,鹰酱你慌啥
重生富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