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9-240章:免税天下,太子监国,钱谦益气晕(1/5)

直到崇祯离开后,朝臣们这才开始议论起来,倪元璐满脸都是无辜加气愤。

洪瑛则是一脸发黑的走到张四知面前,当着众人拦住了张四知。

“张大学士,你为何要谗言蛊惑陛下?

天子出行岂能儿戏?难道你不知道为人臣子,要做的就是为陛下考虑吗?”

“呵呵,洪御史,何谓谗言?是我给陛下的建议吗?

陛下要去辽东安抚军心,难道有错吗?”

张四知不屑的哼哼一声,看着洪瑛,这货心中打的什么小九九他又不是不知道。

若是以前,满朝文武都会和洪瑛一个选择,涉及到皇帝自身,所有人还是很团结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崇祯抓在手里的“忠臣”就有十多个,朝堂才几个人?

六部不算他们十多人,其他御史,地方官员,勋贵代表,武官加起来再接近二十多人。

掌握了顶层的十多人,崇祯其实已经是掌握了朝堂,因为这十多个人,已经是各个利益团体的代言人了。

“张大学士,若是陛下出去了,看到了什么不好的,你可承担得起?

若是陛下出京,京城出现了变故,你又担当得起吗?谄媚小人,呸。”

“张四知,你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在家中干的那些破事。

如今你又谗言蛊惑陛下,你要当个宦官伴伴不成?明日本官就要奏报陛下。”

越来越多的御史,还有围拢过来,对着张四知一阵谴责,一旁的范复粹赶紧过来劝和。

朝堂之上最后闹得不欢而散,张四知等人今天的表现,俨然一副明确背叛阶级的样子,这引得暗中许多人不满。

等到下午的时候,诸多家族的拜帖,也向几位尚书家中飞去,想要尽力争取一下他们。

或者说他们背后支持他们上位的资源,也在找他们询问情况。

尤其是倪元璐那边,所有人都误以为,礼部右侍郎的作死行为,是倪元璐还有一分良知授意的。

宫中,王承恩收到东厂的消息,走入殿内,李若琏同样正在汇报。

“陛下,只有刑部尚书态度含糊,其余大人接待门僚后,都有进行劝诫。”

“谁接触了刘泽深?朕已经展现了能力,他都还要去主动提及,什么样的利益,会让他冒着被朕砍了的风险?”

“臣正在查。”

崇祯用手摸着胡子,思索着。

“李爱卿。”

“臣在。”

“锦衣卫风纪部,还有大明国安这段时间重点关注京师各官员,还有勋贵言论。

有任何人,谈及了朕有神力等等的,都抓起来好好审问。”

崇祯想看看,这几个家伙,为了压住他们后面的人不乱来,会不会顶不住压力,将他有神力的事情说出去。

“皇爷,臣收集信息回来了。”

“嗯,李爱卿才给朕说了,你们两个对一下,看看有没有遗漏,找重要的给朕说就行。”

“好的皇爷。”

王承恩拿着一打记录纸,走到李若琏身边,交换起了刚来的监察信息。

次日清晨。

朝阳升起的直隶各府,随着皇家商号的员工,将崇祯连夜用系统传递的报纸抬出,陷入了一片喧嚣。

顺德府陈家村,里长正在动员村里今年的甲首们,宣传即将到来的秋收应税之事。

“何老,那城里传来的报纸,不是说了什么皇家陆军出征,今年不用再缴纳辽饷了吗?”

“官老爷这么说,你们也信啊?”

“那,那什么报纸上面,不是白纸黑字的说了吗?”

“白纸黑字,你识字吗?而且光免辽饷有什么用?你差的是那些米吗?

都听好了,今年隔壁村的何进士,又收了五十亩荫庇,所以他们那边半里的赋,是肯定要加到我们身上了。

今年的米价虽然涨到一两了,但那群吸血的,估计还是按照二钱收,直接换银子已经不划算了。

接下来有脚夫杂役的活,都积极点,现在地里就这点刨的贵了,去做役都好过于给他们交。”

“什么?又收荫庇田?这,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咱们村子的田要是好些,何至于此啊!”

几个甲首也不是轮出来的,稍微有点话语权的老农,听到这都一阵悲愤。

“明明旱田占了大半,却让我们按照上田交税,凭什么?又要多赋钱,又要多练粮税!

去年收成不好,就已经被逼的只剩一口气了,今年又是荫庇,还有那什么大头疙瘩瘟在,怎么活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