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这李二,还是不让他不见为好(1/2)

年关将至,身在泾阳的李世民已经收到了不少从长安传递而来的密信。

如今大唐已无战事。

北境安稳了,通商也在慢慢恢复。

不过房玄龄已经遵照他的意思,拟了一份旨意,假意是从长安传来的。

李预这边的东西,暂时不要流入民间,一切等回了长安再做安排,李预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至于泾阳的百姓,李预出去一说,不少百姓都纷纷答应李预,听从陛下的安排。

如今的泾阳百姓,对大唐的认同度无比的高。

这凝聚力,时常让大唐君臣深思不已。

“老李,夫人身体还好吧!”

还有几天就快正月了,大雪依旧在下。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起身,看到李预走了进来。

长孙皇后伸出手,替李预拭去头发上的风雪,房玄龄一行人也跟在李预身后,见到长孙皇后这个动作,所有人都是微微一凛。

李世民搓了搓手,笑道:“有你这么个神医在此,哪还能犯病!”

前些时日,长孙皇后一直感冒,李预忙了很多,好在给调理回来了,现在要回长安,一路颠簸,李预还有点担心老李夫人扛不住。

听到李世民这样说,李预还是看了看李夫人的气色,的确好了很多。

“那好,备好的马车也用棉质的软塌铺了很多层了,老李,要是收拾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回长安吧!”

“瞧你小子,这次回长安你这么积极!”

李预叹息道:“我总不能装瞎子吧,人李二圣旨都到这边了,看来房大人这些时日,没少跟李二有书信往来。”

“你说我这做了那么多事,得回长安见见李二,这天经地义啊!”

对于这个在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一笔的帝王,若非玄武门之变,那是可以比肩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大帝。

李预打心底是想见见的。

特别如今的李二正值壮年,马上就要定下年号贞观。

那便是开启了贞观之治,是华夏五千年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李预这穿越一趟,赶上了这个好时候,不见见李二有点说不过去吧。

再说了,自己献上那么多东西,李预想看看这一代明君会是何等表情。

杜如晦杜大人的,他是见过了。

如今房玄龄的,那躺在雪地里抱着红薯在哭,也着实壮观。

李二是何等表情,李预是很期待的。

听闻李预主要是去长安看自己,李世民面色却寂寥了起来。

这段时间以来,跟李预相处了很多天了。

李预的行为十分得体,但却总跟他们夫妇之间保留着隔阂。

长孙皇后不止一次说过,李预这孩子把自己定死了,可以做大唐忠臣,良臣,但在个人情感上,是很孤傲的。

或许在李预心底,早已认为父母已经去世,长孙皇后哪怕表现的疼惜一些,李预都退缩离去。

这亲情怎能培养的起来。

所以李世民现在很头疼,亲情没有,朋友之间的玩闹倒是不少,李预还是很有趣的。

那这一次回去,要不要揭开自己就是他天天念叨的李二身份。

行李已经在装车了,李预还把准备好的香皂纯露给长孙皇后放了一车。

这些保养品,在如今的大唐可没有。

李预第一次送上来的时候,长孙皇后可笑了好多天。

所以李预把制作方法的书籍都塞一起了。

往后大唐可能会出现一个牌子的化妆品,就凭老李老孙这做买卖的手段,李预知道这又是一条致富的路子。

在包装和营销方面,李预还没写出这一类的书籍来,往后再补给老李。

“夫人,朕要揭开身份么?”

长孙皇后看着李预忙里忙外的身影,叹息一声:“现在就与我们这般隔阂,若是身份揭开,怕距离会更远了。”

“陛下若是不明白,看看承乾就知道了。”

李世民目光一凝。

李承乾这孩子什么都好,可自从他登基,将他立为太子后,一切都变了。

虽然李世民知道,身份的改变,随着而来的是做人也会改变,可这种变化,让父子亲情却彻底没有了。

有的,只有君臣之仪。

因为承乾这孩子,太想学他了。

从小就要强,没被赐封太子之前,这孩子事事以秦王世子自居,一直小心谨慎,怕惹他夫妻两半点不开心。

封了太子之后,仿佛一切都变本加厉了,太子只有进宫请安的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