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13章:出征吐蕃,针对帖木儿的对策(2/4)

了。

大伙跟着一起喊反了。

现在将军喊一声反了。

大伙直接下手就绑了。

徐辉祖作为徐达长子,在最近一两年,遭遇到很多曾经父亲的老部下,想要请徐辉祖出面,重拾当年中山王的威信。

徐辉祖自然是不答应,他又不傻,跟太孙对着干,哪怕有着皇亲国戚的名头,那也没有半点用。

陛下那是连驸马都给直接斩了。

可现在又有了新的变化。

军队的改革基本上已经完善,不管是淮西勋贵武将集团,还是他们曾经老一辈在军队里留下的烙印,都已经被彻底洗涤。

所以徐辉祖必须要立功了。

不是为了兵权,而是为了中山王府的延续。

这次徐辉祖出发,朱英并没有去军队来个演讲啥的。

因为徐辉祖这次从京师带的数千人,很多都是曾经徐达旧部,亦或是亲卫。

演讲的意义并不大。

为了表达出对徐府的看重,朱英亲自到达徐府。

前有宦官传旨,徐府自然知道,为迎接太孙殿下的到来,徐府上上下下全部都来迎接了。

“拜见太孙殿下。”

两百多号人齐刷刷的跪地叩拜。

哪怕是徐辉祖身为国公,可免叩拜之礼,也同样双膝下跪。

徐辉祖显然很怕太孙殿下对他有所忌惮。

徐家应该是皇权的保卫者,而不是敌人。

“魏国公何须如此,赶紧起来罢。”

朱英见此面露惊讶之色,几步上前连忙把徐辉祖扶起来。

不得不说徐辉祖身高八尺五寸,站起来极为魁梧,在朱英的面前,比之还要高大半个头。

八尺五寸换算到后世,几乎就是一米九了。

朱英的身高则是在一米七八,跟一米九比起来还是比较明星。

这也就罢了,偏偏徐辉祖面馆如玉,换句话说就是有点小白脸的感觉。

徐达本身就自小练武,徐辉祖自然自小也跟着父亲练武。

所以一米九的徐辉祖不仅身材没有单薄感,还显得有些壮硕。

这要是放在后世,不知道多少小姑娘要为之疯狂。

“免礼。”

“进屋里聊吧。”

众人起身低头,朱英在徐辉祖躬身引领下去到书房。

看着徐辉祖唯唯诺诺的模样,朱英笑着说道:“不必这么紧张,论起来,你可是我大舅哥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见外,不要站着了,咱们坐下来聊。”

“谢殿下。”

听着这话,徐辉祖也只敢半边屁股落在椅子上。

他感觉自己面对太孙的时候,比之陛下还要紧张许多。

以前没这样的感觉,最近两年发现太孙殿下的威严越发浓厚了。

哪怕是他几乎没见过,更很少听说太孙发怒。

大多数时候见到的太孙,都是面带微笑,神情平静自然,显得有几分亲近的意味。

可越是这样,包括徐辉祖在内的许多官员,就越是害怕。

朱英略微沉吟,看徐辉祖这个样子,也就只能是自己先开口了。

当下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妙锦也时常跟我聊起过徐府现在的情况。”

“徐家是中上王之后,为我大明立下了数之不清的汗马功劳,我大明自然不会在任何时候亏待徐家,当是一荣俱荣。”

说到这里朱英微微一顿,再继续道:“我听说最近,有不少军中将领前来徐府,迫切想要表达从军立功的事情。”

徐辉祖心头一颤,知道关键点来了。

徐府是最为顶级的勋贵门府,而中山王府的俸禄,向来是整个大明最高,也意味着最为得宠。

只有徐辉祖心里清楚,锦衣卫对徐府的盯梢,也是最多的。

哪怕是现在依然不少。

心中思量一番,徐辉祖坦言回道:“殿下,是有许多曾经老辈的将领来找过臣。”

“如今军队中的变化很大,尤其是新兵跟老兵的矛盾越发突出,这让很多人有些不适应现在的变化。”

“他们想要通过这次去吐蕃立功,从新来稳定自己的权力。”

“因此便就把主意打到了臣这里。”

“臣心里很明白,现在的军队陋习太多,许多武官仗着统兵为所欲为,这些害群之马,必然是在消失在改革的潮流之下。”

“许多曾经父亲的旧部,他们跟下面的将领们息息相关,有着许多藕断丝连的联系,一层层反馈上来,最后是求到了臣这里。”

“但请殿下放心,臣定然不会插手其中,如果他们自身不作出改变,又如何再在军中待下去。”

朱英闻言,笑着回道:“我就知道大舅哥不会让我失望。”

“我一直致力于改革军队,培养出真正可以保家卫国的士兵来,而不是胡作非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