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7章 问心(3/4)

切,“救火不利”这个罪名都太勉强,太随意了。

就像是随手抓出来一根套索,直接往人身上套。却没考虑套索是否结实,还有,接下来该如何继续。

道理很简单,当晚逃走又被找回来的粮丁,都一口咬定,粮草库是遭受雷击而起火。

永兴军路转运司那边要是想推卸责任的话,推给老天爷,远比推给地方官员省事。

即便某位转运使在愤怒之下,非要收拾几个有关联的官员泄愤。先遭受池鱼之殃的,也应该是转运司体系内部的官员,然后才轮到地方。

而地方上,也得捡有分量的官员先来,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一个区区从九品头上。

眼下转运司那边,还没听说有所行动。县令却先急着推韩某去谢罪,明显既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逻辑。

除非,除非,县令此举的背后,还掩饰着其他企图。

“别偷懒,你想想,按照你们大宋的官场习惯,县令究竟打算干什么?”越想,越觉得中间缺了一大段关键内容,韩青手里捏着半个没吃完的秋枣,再度扪心自问。

心跳的节奏明显加快,但是,转眼就又恢复了正常。

脑海里,除了他刚才回忆的画面,没有任何新东西出现。

“残魂”在他寻找帮助的关键时刻掉了链子,或者是被接连犯下的错误打击得太狠了,没有勇气再盲人指路。

眼下,韩青能指望的,只剩下了自己上辈子所掌握的那些本领。

彻底将“残魂”丢在一边,他继续剥茧抽丝。同时,仔细回忆自己昨天下午的应对。

以后世的眼光来看,他的应对能打九十分以上。虽然表现得非常谦卑,在关键问题上,却寸步都没让。

并且,他在最后,还非常隐晦地告诫了对方,不要把自己逼入死胡同。否则,有可能两败俱伤。

“坏了——”想到自己最后那几句带有威胁性的话,韩青眼前忽然一亮,随即懊恼地轻拍自己大腿。

画蛇添足了。

如果张县令和周主簿两个,真的与粮库失火案有关,那两句话,很容易就让他们们认为,韩某人发现了他们的阴暗勾当。

而那两人在昨天下午,联手对韩某进行打压,未必没包含着试探之意,试探韩某到底对他们有没有威胁!

如果那样的话……

韩青果断停止了继续推测,站起身,走到窗前,四下观望。

仆妇和乡勇们,都躲得足够远。王武、牛巨、张帆等弓手,也都早早地下了班。

暂时,他不用怀疑,自己被监视,却也不意味着,他今晚可以像往常一样,安然入睡。

如果县令和主簿狼狈为奸,且于粮库失火案脱不开干系,那金牛寨里,恐怕也藏着他们的同伙。

韩某初来乍到,在定安县既没有朋友,也没有亲戚,拿什么独自去对抗如此庞大的一个势力?

恐怕,接下来稍有不慎,韩某人就得粉身碎骨。

救火当晚,在被烧塌的院墙内,那具焦黑的尸体,迅速浮现在韩青脑海。紧跟着,就是上辈子看过的那些影视作品里,相关的画面。

放火烧粮仓,是电视剧中的老套路,也是历史中的老套路。

历朝历代,都屡见不鲜。

而在这个老的不能再老的套路里,最先发现阴谋的那个小官员,只要不肯同流合污,结局肯定是死得不明不白!

当把思维,代入了熟悉的历史套路。

韩青先前冥思苦想,都想不清楚的疑问,霍然开朗。

张县令和周主簿两个的行为,也立刻就有了逻辑支持。

二人不是不知道,救火不利这个罪名,套在韩某人头上很牵强,他们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试探韩某人是否容易被他们所收服。

如果韩某人当时服了软,那么接下来,他们就会一步步将韩某人拉为同伙。直到失去了利用价值,再像对待刘司仓那样,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变成一具死尸。

而韩某人当时没有服软,并且不小心漏了发现他们罪恶勾当的口风,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做,根本不用去想!

不得不说,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远比古人的思维复杂,也比古人更了解,同类为恶的下限。

将近期发生的所有事情,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之后。韩青虽然没有推测出隐藏在幕后事实真相,却已经跟事实真相非常接近。

他的脸色,再度变得煞白,右手本能地,就想先找个铁器抓在手里。

他被自己推测出来的结论吓到了。

那个结论所揭示出来的阴谋,远远超过了一个离婚服务咨询师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行,三十六计,走为上。

放下手中半颗秋枣,韩青毫不犹豫地去收拾行囊。

先前他舍不得离开,也不知道自己离开之后该去哪,是因为他没感觉到生命威胁。

而现在,与小命比起来,去哪,都比继续留在金牛寨等死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