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72章 大宋王玄策(下)(3/3)

明显感觉到了二人身上的精神气儿,与以往大不相同。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胡说,寇参政才四十出头,王相也不到五十,原本就不老!”立刻有人出言反驳,目光中隐约带着几分期待。

王旦不算老,寇准还年青,大宋也刚刚立国四十几年。

整个国家,都还没到垂垂迟暮的时候。从头到脚,还有可能重新焕发出生机。

此时此刻,从头到脚,最生机勃勃的,恐怕就是大宋官家赵恒。

最近连续十几天,他几乎每天早晨醒来,都把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儿,唯恐西北方传来噩耗,让自己颜面尽失不说,并且还得仓促去应对党项人挑起的战争。

而刚才,随着捷报的传来,压在他心脏上的石头,瞬间化为青烟飘散。他只感到,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畅,眼前天空地阔。

他父亲交给他的江山,终于没有因为他应对失措,而缺了西北一角。

并且,这个角,还远比他刚刚即位那会儿牢固,短时间内,不会再扯整个大宋的后腿。

而为了补全这一个角,他所付出的全部代价,不过是提心吊胆数日,和两个空架子地方官衔!京东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和京东东路控鹤署判官!

“臣妾恭贺身上,未发一兵一卒,便将夏州重新收归版图!”刘娥最为消息灵通,亲手拎着一壶酒,几个小菜,款款闯入文德殿,蹲身行礼。

“有酒?”赵恒正遗憾无人分享快乐,猛然间问道了黄酒的味道,立刻眉开眼笑。快步上前,亲手搀扶住刘娥,“有劳爱妃了,咱们刚好,一起喝上几杯。”

“多谢圣上。”刘娥半点都不客气,顺势站起身,快步上前,将赵恒的御案,直接布置成了餐桌,“都是圣上最爱吃的,仓促之间,来不及准备更多。圣上先小酌几杯助兴,等今晚,臣妾再给圣上准备庆功宴。”

“这些就好,庆功宴该为寇准,还有那胆大包天的韩佳俊准备,朕可不敢贪他人之功!”赵恒高兴之时,就愈发没有架子,笑呵呵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臣妾听闻,先有唐太宗,才有魏征和李靖。所以,臣妾只管为圣上贺!”刘娥轻轻摇头,随即,笑着替赵恒斟满酒杯。

这个马屁,拍得可真让赵恒舒服,当即,一口就将杯中酒吞了个干净。

“圣上的魏征,臣妾经常见到。却不知道圣上的李靖,生得什么模样,臣妾还是第一次听说此人的名姓。”笑着替赵恒喂了几口菜,刘娥有心哄对方高兴,继续柔声提问。

好不容易不战而胜,她相信,赵恒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想找人分享喜讯。而她自己,是最合适的听众。所以,主动替赵恒开了个头,然后就静待下文。

“爱妃有所不知,你把寇准比作魏征,还算贴切。将韩青韩佳俊比作白胡子李靖,可是大错特错!”果然,赵恒立刻有了倾诉欲,顺着她的话头,眉飞色舞地回应,“他啊,今年才二十出头,乃是韩重贵的亲孙儿。以前是个惹祸精,没想到从去年开始长了出息…”

“才二十出头,那臣妾刚才的比方,的确略有偏差。”刘娥反应极快,立刻笑着出言补救,“寇准好比陛下的魏征,李靖换成李继和,而这位小韩将军,恰恰在唐太宗帐下,也出过类似的一个。”

“哪个?”赵恒听得浑身山下都舒坦,带着三分酒意,笑着追问。

魏征、李靖都出来了,自己岂不是可与李世民比肩。贞观之治啊,想想都令人心动。

“臣妾听闻,当年大唐太宗帐下,有个年青人,姓王名玄策。单枪匹马,就替唐太宗讨平了天竺!”刘娥虽然出身寒微,却博闻强记,立刻笑着给出了答案,“请容臣妾,再次为圣上贺。贺我大宋,贤臣良将辈出,贞观之治重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