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5章 无法拒绝的创意(2/3)



“唉,你要是早拿出这首作品,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

可是现在,怎么说呢?

这首歌,好是好,还是没办法让大家改变主意啊。”

“冯导,我当然知道,只凭一首歌,不足以让导演组和评审专家们改变主意。

毕竟,现在慕青青天后,要比唐若筠红太多了。

而且我相信她的那首选送作品,也是上佳之作。”

“没错,她送来的作品,是不如你这首,可也没有差太多。”

“冯导,我这次的作品,并不在于歌本身。您再品味一下歌词看看?”

秦川有些故弄玄虚表情,让冯柯也来了兴趣。

他想着清平调的词,这是诗仙李白的三首七言绝句。

这三首是一气呵成,在唐玄宗的命令下,只为杨贵妃所作。

可这几首诗,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李白,杨贵妃,唐玄宗,这不都是唐朝的人物吗?难道......?

冯柯导演瞬间闪过一个念头,他想到了这届春节晚会中,一个主题系列节目。

这个系列节目,是自己为这次春晚最大的心血所在。

一旦表演出来,将是整台春晚最亮眼的存在,也是自己的得意之作。

导演不愧是导演,一下就明白了秦川的意思。

“秦川,原来你的心思在这里啊。

是不是盯上了《大唐盛世》的系列节目了?”

“冯导,您果然是大导演,一下就明白了我的小心思。”

“可是这个节目已经成形,而且节目本身时间已经很长,再加一首歌进去,肯定超时了。”

冯柯虽然明白了秦川的心思,但是导演都不是轻易能被人说服的。

而且这个节目本身,就是冯柯的心血。

他自认为已经完美了,也不想有人来轻易破坏节目的整体性。

任何一个导演,都不愿意有人轻易插手干预自己的作品。

哪怕秦川这首歌,很符合大唐盛世的主题。

冯柯也不愿意就此答应秦川,轻易地改动节目编排。

“冯导,我特别理解您的心情。

不过,您打造的这个节目,虽然惊艳,不过在我看来,还有一丝缺憾。”

“哦?口气不小嘛?

我倒要听听看,您能有何高见。”

冯柯的涵养极高,虽然被秦川指出作品不完美,颇不开心。但还是耐着性子,打算听听看秦川的观点。

秦川也是没辙,不出这一招,根本就没机会翻盘。

只能临时得罪一下冯柯了,相信自己解释后,他一定能转怒为喜。

“冯导,我就简单说说了。

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您多见谅。”

“别扯虚的,快说。”冯柯不耐烦道。

“是这样,冯导。

整体作品,都是在表现大唐盛世的气势恢宏。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展现了大唐强盛、万国来朝的大国气象。

我明白冯导是想借古咏今,展现我华夏崛起,民族复兴的家国情怀之意。

不过唯一遗憾的,几个节目组合在一起,拼凑感很强,收尾没有点睛之趣÷阁。

整体的节目思想,没有凝练在一处。”

“嘿,你还真不客气啊。我一个费尽心血的节目,被你说的一无是处。”

冯柯假装恼怒的回应道,其实他在秦川说起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些认同了。

自己做的节目,又怎能不了解呢?

只是一直没有更好的创意,去把几个节目糅合的更加浑然天成。

怎么让节目,更有层次,他也一直在思考。

作为大导演,他如何能不知,一部电影,一部戏,一部舞台剧,都需要最后那关键的点睛之趣÷阁。

就像是很多文艺片电影,平铺直叙一个多小时,可是精华就在结尾的那十几分钟。

瞬间就能让整部电影提高几个境界,导演的全部思想,也许就在这最后一趣÷阁当中。

春晚的节目也一样,冯柯一直在思考,自己作为总导演,如何做出一台和前些年不一样的晚会出来。

他用电影的手法,来编排这台晚会。

而大唐盛世这个节目,就是他费尽心血研究出来,拔高整台晚会的立意,给晚会赋予一种家国情怀。

可是一直到现在,他都感觉这个节目,缺了些什么,却又琢磨不透。

冯柯假装是在恼怒秦川大言不惭,其实内心特别期待,接下来秦川会说出自己一直想要的答案。

“冯导,我绝无贬低之意。我是从戏剧的张力来分析这个节目的。

一张一合,抑扬顿挫才是好文章,你说对吗?”

“一张一合?抑扬顿挫?

哈哈哈哈,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没想到真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