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835章 益国益民(3/3)

包裹的英军饭盒打开放在一边,随后倒退了一步,拿起相机朝着毫无准备的众人按下了快门,用相机里那卷胶卷的最后一张记录下了这个瞬间。

一番操作取出拍完的胶卷,卫燃从兜里翻出个胶卷筒将其装好放进了那对儿摆满了胶卷筒的英军饭盒里,重新用防水布仔细的包裹好塞进了刚刚切下来的浮囊里。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开口说道,“把你们想留下的东西也在放这里面吧。”

闻言,周国昌第一个饭盒放了进去。紧跟着,覃守正也将梁班长的饭盒、佩枪以及那顶写满了正字的钢盔和双头枪油壶之类的东西放了进去。

“还有吗?”卫燃最后问道。

“等我一下”

覃守正拿起原本属于梁班长的烟袋挖了一锅烟丝,接着又掏出那枚打火机将烟袋点燃用力嘬了一口,把它放在坟前的一块石头上。

萦绕的澹蓝色烟雾中,他从身边的芭蕉叶上拿起一支毛笔,蘸了蘸提前倒在芭蕉叶上的红漆,在一块提前看好的石头上郑重的写下了“恩师义诚五军22师梁益民之墓”的字样。

紧跟着,他却又拿起那个打火机,在其中一面写上了“梁益民”,又在另一面写上了“匹夫有责”。

“梁班长...叫梁益民还是...?”卫燃试探着问道。

覃守正将那打火机和蘸满红漆的毛笔轻轻放在了烟袋的旁边,沉默片刻后解释道,“他给我们当先生的时候,叫梁义诚,字乐安。后来他参军之前,给我们上了最后一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八国联军,讲了甲午战争,还讲了1937年的卢沟桥和南京的大屠杀,他说匹夫有责,责在益国益民,责在驱除日寇。”

说到这里,覃守正早已泪流满面,“梁先生说,他才疏学浅,不敢保证能益国,但愿意舍了自己的命做些益民的事情。

那天他改了名字,参了军。他临走前最后说,他参军打仗不求荣华富贵加官晋爵,只想...只想做一些让生民百姓能看见活路的事。”

“梁先生大义...”

卫燃叹了口气,他不知道,此时的华夏到底有多少梁班长这样的人死在了战场,各不知道有多少梁先生这样的匹夫,正准备踏上战场。

但他却知道,正是有那些梁班长和梁先生的抛头颅洒热血,他在后世才能挺直了腰杆做人。

缭绕的烟雾中,众人耐心的等待了片刻,直到那一袋烟熄灭,覃守正这才在一块石头上轻轻磕了磕,将这烟袋和打火机,全都放进了卫燃撑着的橡胶袋子里。

出乎他的预料,就在他准备用绳子给这防水袋子封口的时候,小和尚色豪竟然也从他的背篓最底层拿出个金灿灿镶嵌着各种宝石的小盒子,微笑着放进了防水袋子。

“这是什么?”卫燃下意识的朝周国昌问道。

显然,周国昌也不知道这个巴掌大的盒子里装着什么,想都不想的用缅语问出了这个问题。但很快,随着小和尚的解释,他的脸上便出现了惊讶之色。

“国昌,那小盒子到底是什么?”

覃守正忍不住跟着问道,倒是卫燃,已经用绳子绑紧了口袋,接着又在外面额外套了一层橡胶浮囊重新绑好,随后将其轻轻放在了秦班长的脚边。

“舍利,曼西镇寺庙的舍利。”

周国昌在一番沟通之后解释道,“色豪小师父说,如果我们走不出去,就让那块舍利守护着梁班长。

如果他能活着出去,肯定会回来取舍利,到时候他会把梁班长带回莫的村安葬,也会把我们的东西带回莫的村,并且会在那一直等着我们。”

“但愿我们都能活下来吧”

覃守正叹了口气,起身取来提前砍好破开的竹片仔细的铺在墓坑的上面,随后将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压在上面,在卫燃等人的帮助下,堆出来一个并不算大的坟包。

将最后一块石头放在坟包的最高点,覃守正拿起柴刀,去山洞外面砍回来几颗带着叶子的细竹子,仔细的插在了坟包的最高点,同时嘴上不停的解释道,“这是我们那里的规矩,唉...该有几张黄纸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