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七百七十章 共情能力不足(2/2)

。”

“如果每个音乐人都像你这样,没经历过的就写不出来,那乐坛哪来那么多苦情歌?”

“不可能每个音乐人,一辈子都得分几十次手,被绿五六次,才能写出那么多情歌吧?”

叶未央形象生动的评价,不但缓解了周寰的紧张感,还让他有些忍俊不禁,差点没被逗笑了。

话糙理不糙。

虽然说圈内的很多精品情歌,确实都是一些音乐人根据自己真实情感经历而写就的。

但是并非每一首情歌都有真实事迹可以循迹。

大部分情歌,其实都是创作者幻想出来的爱情。

每一个音乐人,其实都是极具想象力的,所谓的“灵感”,在写歌词方面,其实就是突然想到了某个很感动或者很出彩的故事剧情,然后将其化为歌词而已。

文学创作嘛,大部分都是幻想。

周寰歌词写不好,其实差就是差在了想象力不足。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缺点,便是共情能力一般。

共情能力强的人,不一定会是一个好的作词人,但是共情能力不强的人,一定不可能成为好的作词人。

因为只有共情能力强的人,才容易在寻常的生活中,找寻到非常多不寻常的故事,将其创作成歌词。

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跌宕起伏的,每一天都能够铺成史诗,轰轰烈烈。

但是每个人的周围,绝对都不缺少跌宕起伏的故事。

同学的一段坎坷恋爱经历,网络上的一些感人故事,书本中青史留名的轰动事迹……

这些都是音乐创作的来源,而只有共情能力强的人,才能够发现和利用上这些事物,化为笔下的一行行动人歌词。

周寰缺少的,正是这种发现和纪录生活中与周边遇到的人或者事的观察能力和共情能力。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