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见(2/2)

“那闵少保如何解释,宋朝国力数倍于契丹、党项、女真等国,对外作战却屡战屡败?”

徐琼见闵圭是铁了心要跟张鹤龄争辩到底,赶紧出来说和:“臣认为,宋朝军事衰微乃是积弱,非一日之功所成,全在宋朝天子居庙堂之高而不体恤将士、百姓所致,换作我大明,有历代明君开创盛世,有陛下兢兢业业打理山河,尽不会如同宋人一样养虎为患。”

徐琼这又是在转移抵触。

要说一个忠直的大臣,不该在这时候拍天子的马屁,不过徐琼是什么人?他既是文臣,同时也是天子的姻亲,要说他的官声还不错,但很多时候却需要保全天子的面子,不能眼看着寿宁侯跟人争执而不理。他说这些话,既能踩宋朝天子,还能彰显弘治帝的贤明,可谓一举两得。

有的大臣已经在想:“还是礼部尚书处事圆滑啊。”

朱祐樘也看出来他提出的这个问题或有不妥,这才开端讨论呢,张鹤龄和闵圭就争执不下,好不轻易有徐琼出来圆场,话又说得中肯,是时候把话题搁下了,再说下往也没太大意义。

朱祐樘正要摆手示意众人不要争辩了,忽然一个稚气的声音从他身边不远处传来:“父皇,儿臣有话要讲。”

场面忽然安静下来,在场合有人都看着一脸跃跃欲试的小太子朱厚照。

坐在朱祐樘旁边的慌张后赶紧给自己的儿子使眼色,那脸色好似在说:“忘了母后怎么跟你交待的?这种时候,你父皇不问你话,就诚实闭嘴装哑巴,就算你父皇问你,你不懂也别逞强!”

朱祐樘倒没太多想法,他只是好奇太子为何本日一变态态会主动出来发言?但再一想,儿子年岁还小,揠苗助长是由于自己身材一直不好,让儿子早些出阁也是本着有备无患的心思,但到底不能对小家伙太过苛责,更不能让他在大臣眼前出糗。

“不懂的事情,就不要说了。”朱祐樘直接堵上朱厚照发表观点的道路。

这个时候,一直端坐不说话的刘健起身行礼道:“陛下,太子难得抒发己见,童言无忌,无论他说的好坏,都是英勇的尝试……何不听听太子有何观点?”

朱祐樘拿起酒盏,笑了笑,道:“既然连刘太傅都为你说话,太子,你且说来听听。”

朱厚照兴奋不已,终于轮到我发表卓识了,哼哼,再让你们这群人看不起我。他站起身来,仰着自满的头道:“儿臣认为,唐朝人打仗厉害,是由于他们有宝马!”

一句话,引来在场不少大臣窃笑。

果然是童言无忌!

这种观点听起来都会感到荒谬可笑,将士打仗自然有宝马,唐朝人有宝马,难道宋朝人就没有?

但等稍微思索一下这句话,有人脸上的笑脸就僵了僵,诸如张懋、马文升这些知兵的。

朱祐樘笑着问道:“难道宋人就没有宝马吗?”

朱厚照想了想答复:“儿臣听先生讲,到了宋朝时,养马的利益所多半都被外族人占了往,少了宝马,打仗就没那么厉害了。”

太子毕竟年幼,不懂得收拾一下语言,实际上沈溪跟他说的时候,也是用这种粗浅的话跟他讲解的,就是怕他听不懂。

话糙理不粗。

等朱厚照说完这番话,连朱祐樘都在重新审阅这句话其中蕴躲的道理。

宋朝与唐朝最大的不同,是创下自古以来一统河山所有王朝国土面积的最低点,说是富有四海,但实在只是把中原、江南、两广以及巴蜀等腹心肠区给占了,但凡合适养马的处所,基础为外夷窃取。

有人会想,那宋朝之前,合适养马的草原之地也非中原所有,为何只有宋人如此不堪?

辽国之前,草原民族大多是游牧民族,称不上一个国家,从契丹开端有了经营国土的意识,且他们已经拥有燕云十六州等中原土地,修筑城池巩固疆土,宋人缺乏好马,刚开端还可以依附西北的马场保持,但等到西夏立国,马场几乎丧失殆尽,作战只能靠步兵为主,越发举步维艰。

马匹在战场上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但抛往骑兵的机动性,单说正面的遭遇战,可以突击对方的营地,造成对方混乱,若克服可以追击敌人,若战败也可快速撤退,回到城寨保存有生气力,以图再战。

但若缺乏骑兵,或者干脆战场上只有几匹老弱病马,那战斗从开端基础就先输了三成,这还不算将士见到对面高头大马冲杀而来的士气丧失。

*************

:两连更!

再次祝大家端午节快活!为什么要特地拿这个说两次呢?由于天子这边也在过端午节,家中有客人,天子边码字边陪客,成果就是……码完忘记更新啦!

由于要吃顿好的,下一章更新稍微会晚一点!

天子持续求订阅、打赏和月票支撑哦!(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