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三三六章 祸福难料(3/6)

也是一心匡扶朝政,相信此事过后朝中对你毁谤声会被压下去,你切不可灰心丧气。”

梁储到底是前辈,就算平时跟沈溪平辈论交,但在说及一些大道理上,更好像是在提点后辈。

沈溪恭敬行礼相谢,随即又恭送梁储离开。

等人走后,沈溪不由叹了口气,摇头道:“朝堂岂如你梁叔厚想象的那么简单?你只看到内阁跟翰林院这一亩三分地,而我看到的,是整个大明甚至是未来的走向°跟我之间到底还是不同!”

……

……

沈溪称病休养,对于朝堂上的人来说这借口并不陌生,刘瑾擅权时包括谢迁在内的很多朝官都这么做过。

况且现在朝中还有一些老家伙称病休息,比如说礼部尚书白钺,再比如说杨廷和跟何鉴,朝中人总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不能到衙门处理公事,但有一点他们无法推搪,那就是朱厚照即将举行朝议。

当这件事公之于众后,如同沈溪称病不出一样让人关注,便在于朝中人都想去见朱厚照一面,在大明能面圣居然也变成一种稀缺资源。

沈溪说称病,就真的闭门不出,也有人暗中盯着沈府,却发现沈溪一连几天都没有离开府门。

倒是谢迁那边在京城内各朝中要员府宅间来往密切,甚至每天他的小院都会有宾客来往,而谢迁也已确定这次朝议商议的内容,林林总总有十几项之多。

一切便在于朱厚照耽误朝事太久了,回到京城后又是第一次开朝会,谢迁作为文官代表,要将所有上奏的大事都整理出来。

这天何鉴到谢迁府上,倒不是说他想知道关于朝会谢迁准备得如何了,而是想知道自己请辞归田的事情是否被列入重要议案,除了他坚决请辞外,白钺那边也已快要到病入膏肓的地步。

按照何鉴对谢迁说的意思,白钺沉疴不起,这次朝议无法参与。

谢迁很是气恼:“能去的都去,至于沈之厚那小子去不去,是他的事情,咱们这些老家伙莫非还要倚老卖老不成?”

显然谢迁对白钺不能出席朝会有些看法,在谢迁想来就算最后一次出席朝议,白钺也应该做到善始善终,请辞也得亲自跟皇帝提及,而不是由旁人来传达。

何鉴感慨地道:“于乔,你没见过白尚书的状况,他连病榻都下不来,每日食宿都需要人照料,基本上是捧着药罐子过日子,岂有力气入朝?”

谢迁因为过往的一些事,对这种请辞告假的情况压根儿就不采信,最主要还是他对白钺一再向奸邪容让和妥协有极大的不满,毕竟白钺是刘瑾当朝时便已坐到礼部尚书位子上,就算在谢迁眼里白钺不是阉党,也是纵容阉党为恶之人。

谢迁道:“你不会到时候也称病不去吧?”

何鉴没好气地道:“我倒是想呐,这身子骨不中用,还要走上几里地瞎折腾,难道嫌命长了?但我消能在这次朝议中,直接提出让人来接替我现在的职务,之前说让之厚来,现在你不会改变主意吧?”

说到吏部尚书继任者的事情,谢迁立即开始装起了糊涂,沉默不言,作势去看手里的公文,但何鉴哪能不知道他的意思?

何鉴道:“于乔,你是该改改对之厚的看法了,这次他跟陛下交恶是什么原因,想必你也该清楚了吧?之厚不惜触犯龙颜都要劝谏陛下,陛下虽然恼怒,但行为却收敛许多,不再做那胡闹之事,甚至遵从之厚建议重开朝议,并形成定制……这不正是你消看到的吗?”

谢迁心想:“效果如何还存在一定疑问,同时这何尝不是沈之厚刻意营造的铮臣的假象?”

显然这会儿谢迁对于朝会并不抱太大的期望,或者说他对胡闹的朱厚照过于失望而对其处理朝事的能力不看好,所以难免会想,哪怕没有朝议,所有事情都按照他的票拟来完成那也极好,最好司礼监掌印一直空缺,一切由他来做主。

何鉴再问:“现在能够确定之厚不参加朝会吗?”

谢迁摇头道:“他去与不去,你问我作何?你想知道就直接去问他,这小子做事从来不跟人商议,若他面对事情能跟我商议一番,我至于这么恼他?”

何鉴道:“算了算了,不跟你多闲扯了,既然之厚已触怒龙颜,莫非你还准备落井下石不成?咱都一大把年纪了,年轻人一代又一代成长,咱见得多了,咱们自个儿不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那就说定了,此番我请辞,朝会时会提议由之厚接替我的职务。”

“不可!”

谢迁断然回绝,“此事容后再议。”

何鉴当即有些气恼,瞪着谢迁喝问:“于乔,你这是要言而无信吗?”

谢迁叹道:“吏部乃六部之首,掌管天下官员升迁,若他为吏部尚书,非结党营私不可,现在他年轻气盛旁人已有非议,唯独结党这一块没人提,若让他再授人以柄,岂非是我等的过错?”

“既如此,不如让其继续留任兵部,既然先皇都认可他带兵的能力,留他在兵部又如何?朝廷也需要这样一个人威慑四夷,以及地方上那些野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