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2/4)

?”

在没有明确草本相势的情况下,陆完想从许泰口中得知朱厚照的一些见解,天子的意见在此时非常要害。

许泰则被问懵了,在这么一群高官眼前,他还没到钱宁那样自恃为宠臣、骄纵跋扈的地步,立即恭敬地回道:

“陛下只是派拧公公传话让卑职前来与会,并未有更多交待,回往后,卑职也只是将这次商议的成果告诉拧公公,再由拧公公转告陛下。”

陆完点了点头,又看着胡琏问道:“现在宣府处所粮草补给,还算充分吧?”

胡琏略微思索后,才带着担心说道:“短时间内,应当并无太大问题,但若时间拖得长久,怕是沈尚书当初筹集的粮草未必能撑得住……九边各地本身粮食就不够,无法声援宣府,京师各粮仓最近也并未送粮食前来。”

等胡琏说完这话后,在场的人忽然意识到,这场战斗居然是沈溪自己掏腰包,自行策划,又往组织兵马和行军,终于完成了一次可以名留青史的战斗。

想到这里,众人相视一眼,没有再对沈溪的事发表议论。

似乎沈溪做任何决定,都有其道理,就算失败似乎也是沈溪跟正德天子的事情,他们没资格说三道四。

王守仁有些担心肠道:“是否要将军中粮草有缺的事情,上奏陛下,让陛下着令户部调拨粮食到宣府?”

陆完若有所思,微微摇头:“之前陛下态度坚决,未让户部负责征调粮食,宣府本来就是西北粮仓,如今连宣府都缺粮,只怕九边缺粮的情况愈甚,指看从三边或者是偏关、大同等地调拨粮食到宣府,不切实际。”

“此外,户部一直说京城缺粮,反对对草原用兵,估计现在也不会开这个口,以免给陛下留下不好的印象。既如此,不如让军中节衣缩食,同时通知草原关于这边的真实情况,让沈尚书有个心理筹备。”

“嗯。”

这次连王敞也在点头。

既然缺乏粮食,保持不了太长时间,雄师长久在外也恐京城生变,不如早些班师回朝,但现在沈溪没回来,雄师还要留在张家口堡一线持续耗费粮草,战斗状态也未结束,想转变现状只有让沈溪早些回来,如此此战才算暂告一段落。

陆完再道:“也要奏请陛下,既然九边各处战乱基础平息,也该重新组织生产,西北的屯田不能停歇,秋播眼看就要开端了!”

王敞笑着说道:“你想的事情可真多,连户部的事情都考虑到了,不如把这边的情况告诉京城,让户部自行奏请……”

“不过,对于户部会不会拨粮,我这边倒有不同见解。之前户部一直宣称缺粮,但实际上京城各粮仓都是满的,只是谢阁老不想朝廷对草原用兵,才以粮草不足为借口,反对沈尚书的打算。”

“但现在沈尚书已经领兵取得对鞑靼人的决定性成功,户部这个时候再不表现一下,恐怕更会遭来陛下的反感,如此一来,恐怕户部高低反倒会积极拨粮,以减轻罪恶!”

“那行吧,可以往函京城,看看户部是否肯拨粮,至于秋播之事,则无需那么麻烦!”陆完一边考虑一边说道,“传信到户部,由户部奏请,再由陛下批阅后转达九边各处,至少要耽误旬月,此时为何不由我们自行上奏?”

“我们考虑的事情,对大明只有利益没有坏处,不怕被人责备僭越,毕竟一切都是为大明山河牢固。”

王守仁连忙点头:“陆侍郎所言在理,一切都是为大明山河社稷着想,就不论是什么衙门该做什么事了;再者,本身屯田事务,就该是九边处所考虑的事情。”

陆完看着王守仁道:“伯安,你乃宣大总制,宣府、大同地区的屯田事宜本就由你负责,这件事你来提出最好不过。”

这边陆完一边说只要是为大明,就不分衙门,却屈服典章制度,找了个折中之策让王守仁以宣大总督的身份上奏,实在也是对朝廷制度的一种遵守。

王敞道:“还是你考虑周到,那伯安回往后赶紧上奏为好,事关来年收获,这件事拖不得。”

胡琏请示:“两位侍郎,如今张家口堡内外驻扎兵马太多,且未有出兵打算,是否先将宣大处所兵马撤回驻地,以减轻张家口堡这边遭遇的粮草不足的压力?”

陆完看着胡琏,本来他对胡琏有些鄙弃,到底从会试、殿试成绩以及进仕资格来说,胡琏没有资格一下子跳到宣府巡抚这么重要的位子上,完整是沈溪打破成规,保持把胡琏安排到朱厚照身边代表他领军,才有这种火箭式的提升。

但从多日来胡琏的说话办事,陆完创造此人的确是实干派,除了偶然显得激动易怒外,其余时候做事非常妥当,想的事情也很周到。

“可以上奏。”

陆完道,“总回一切要由陛下来定,为人臣子,只需为陛下治国供给参考,决定权并不在我等身上。”

……

……

朱厚照从小拧子口中得知陆完等人商议的成果后,脸色不喜不哀,让小拧子揣摩不透朱厚照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