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一二五章 制约(3/4)

筹备几日后出征之事。”

朱厚照脸上多少带着扫兴之色,不过还是点头:“先生为国为民,朕实在汗颜,不过先生这几天不必太过劳累,有什么事,咱们可以路上再商量,反正先生要跟朕一起到宣府,等到处所后再行分兵出击。”

沈溪摇头苦笑,朱厚照对出兵之事太过搪塞。看起来是御驾亲征,但实在一切事情全都推给他处理,沈溪既要调兵遣将,还要哄着熊孩子,自然感到累赘太重。

沈溪心想:“等到宣府再做安排,黄花菜都凉了……看起来现在才三月,时间足够了,但到边关就算一切顺利,也要五月才干出击,假如朱厚照拖延几天,可能六月、七月才干出兵,那时恰好是草原的雨季,战事会很难打!”

沈溪心里满是担心,朱厚照指挥作战经验几乎为零,且养尊处优惯了,不可能会完成诸如急行军、夜行军等必要的军事举动,再加上作为帝王顾虑太多,使得战事开展会异常艰巨。

沈溪道:“微臣认为,一切军事安排应在京城便断定下来,微臣最多陪陛下走到居庸关,出关后陛下前往宣府,微臣则直接前往大同镇,领军在大同至偏头关一线伺机而动。”

朱厚照问道:“难道沈先生不从宣府出兵?”

沈溪摇头:“宣府出兵,会导致战火在张家口一线蔓延,届时宣府至密云、遵化之地处处烽烟,直接影响京畿戒备,不如以偏头关或者大同作为出兵之所,把鞑子的注意力引向西边……”

朱厚照有些不解:“既然想把鞑子的注意力引向西边,走延绥出击不是更好?先皇时刘尚书出兵走的就是那条道。”

沈溪心想:“你还有脸说,我也想仿效刘大夏从延绥出兵,但问题是你把谢老儿安排在三边,我往那里不正好犯着谢老儿?那时候谢老儿指不定给我制作多少麻烦……哎,连出兵的地点我都无法自主,这场战事从一开端就陷进被动,麻烦啊!”

沈溪没法阐明底细,只好道:“走偏头关相对轻省些,从榆林卫出发会经河套地区,山川河流复杂,且要北跨黄河,兵马调运有所不便,不如沿黄河东岸直接北上。”

朱厚照皱眉:“难道不是出塞后直接跟鞑子短兵相接么?走偏头关的话,沿途山峦纵横,正好避开河套之敌,先生不是要为自己留后路吧?”

沈溪创造有些事难以跟朱厚照解释明确,以朱厚照的性子,进兵就勇往直前,似乎撤退就是失败,完整没有运动战的概念。

沈溪道:“兵马调度,当以战场实际情况为准,微臣现在不敢对陛下做任何承诺。敢问陛下,若从榆林卫出兵,如何顺利度过黄河?”

“呃……”

朱厚照仔细想了下,没有答复,他对于大明北方的地形懵然无知,更别说讨论战时的细节。

沈溪再道:“虽说鞑靼人在河套地区有不少部落,兵马不在少数,但这并非其主力,届时我率部出阴山,奇袭目前暂驻牧于土默川的达延汗部,河套地区的鞑靼部落必定北上回援……”

沈溪说的事情,朱厚照越听越糊涂,却努力装出一副明确的样子,不时点头,实在根本是左耳进右耳出。

朱厚照耐着性子听了半晌,恰好前面院子里传来脚步声,却是苏通和郑谦来了,朱厚照眼前一亮:“先生且打住,苏公子和郑公子来了,咱们出往迎接,回头再说吧。”

“陛下!”

沈溪保持道,“如今间隔出兵不过三日,微臣明日尚不知能否见到您,现在把所有事情定下,难道不好么?”

朱厚照无奈道:“沈先生,你认为朕不想安排妥当?但这里既不是皇宫,又不是豹房,连张舆图都没有,朕怎么安排?倒不如找个时间,朕举办朝议,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事情阐明。”

沈溪心想:“还找什么时间?一共就剩下两天,今晚你喝一宿,明天哪里有精力举办朝议?谁敢保证后天你有时间?大后天直接出兵,到时候大臣想见你一面都难,我不在这里把事情定下来,不知会被你拖延到何时!”

沈溪道:“陛下,具体出兵策略,微臣已列在奏疏上,请您御览。”

沈溪创造朱厚照兴趣乏乏,与其说一些对方听不懂的话题,不如把奏疏拿出来,让朱厚照带回往慢慢揣摩,固然不必定能看懂,但只要准允,那他就可以按照奏疏履行。

朱厚照本来不想看,耐着性子打开,却创造上面所列条款理据分明,一眼就能看明确,由于基础是用大口语写成,分好了段落,且有标点符号断文。

沈溪道:“微臣的打算,从偏头关出击,率一万六千人马出阴山,直扑土默川;陛下自宣府出兵,以六万人马充作中军,走张家口,屯军于大青山一线进行策应!”

朱厚照吸了口吻,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门口……苏通和郑谦看到沈溪正在跟朱厚照说事,知趣地没有进客厅打搅,耐心等这边把话说完。

朱厚照收回眼力,看着沈溪问道:“先生只动用六七万兵马,是否少了些?”

沈溪道:“兵贵精而不贵多,陛下感到六万中军不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