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3/3)

。这是官场弊病,自古以来都难以解决!”

朱厚照对朝廷的事所知甚少,平时间顾着吃喝玩乐,听到话,非常震惊,皱着眉头问道:“既然这么多弊病,为何不尝试转变?”

刘瑾道:“由于朝廷调拨银两时,未曾阐明这些银两到底以如何方法调拨,也未规定具体用处,这才导致如今的状态。老奴固然早知有这弊病,但苦于手头权利有限,无法进行修正……”

话蓝本是顺着天子的话头往下说,最开端,刘瑾只是想给自己找个借口,进一下沈溪的谗言,防止改日朱厚照问沈溪,获悉自己没有及时调拨银子的本相,提前找个台阶下……到时候他完整可以说,银子确实调拨下往了,但被各衙门剥削,或许是内府,也可能是户部或者是兵部杂官。

说到后面,刘瑾突发奇想。

既然沈溪能提出个基础国策,让朱厚照给予如此大的权利,为什么自己不可以?

刘瑾心想:“你沈溪能申请国策,我也完整可以,你要穷兵黩武,那我就让陛下彻查朝廷弊政。”

“陛下自己不可能亲力亲为,就会把权利交给我,那沈溪之条件请任何人皆不能干涉兵部之事的奏请就不会奏效,由于我要查六部弊政,必定要查兵部,那我就可以在权利争取中凌驾于沈溪之上。”

刘瑾的算盘打得很精。

必定不能让沈溪和兵部超脱朝廷体制,无论如何都要将其置于内阁和司礼监之下,就算不能什么事都管,也要把控其命根子。

果然,当朱厚照听说朝廷弊病丛生,刘瑾言之凿凿,通情达理,让他动了改革的心思。

朱厚照固然不太管事,但纵观大明天子,他的开明程度数一数二,只要感到合适,就必定会做,没有道德或思想上的枷锁,魄力很高。

朱厚照道:“刘公公所言在理,那你认为,这些事当如何转变?朕问的是,关于你对如何转变当下弊政的见解。”

刘瑾躬身行礼,道:“陛下,老奴只是宫里的太监,没资格过问朝事,若陛下给老奴权限,老奴必定会帮陛下将事情处理好,将朝廷各衙门弊政全都彻查明确,请陛下恩准。”

朱厚照思索一下,他还有一些顾虑,不用说跟兵部有关。

他刚答应沈溪,但凡涉及兵部之事,一律不得让人过问,成果才过了不到一个月,事情就转变,有违诺言。

刘瑾看出苗头不对,赶紧道:“陛下,假如朝廷内外弊病丛生的话,对沈尚书推行国策无疑会造成很多阻碍。据老奴所知,兵部内也抵触丛丛,若可以化解,陛下当可实现愿看,领兵驯服草原,顺利扩大大明版图!”

要说刘瑾对朱厚照的心理拿捏得当,说出这番话后,朱厚照脸上露出一丝喜色,点头不已,道:“既然你如此忠心,那朕就让你具体经手此事,现在你可以退下了。”

刘瑾固然得到朱厚照首肯,但他毕竟缺乏天子的诏书,若诏书由他自己写,似乎名不正言不顺。

再加上这会儿朱厚照喝了酒,或许还吃了一些类似于五石散的致幻类药物,头脑不那么明确,若不趁机得到朱厚照正式颁旨,或许来日再说便徒劳无功,必定要打铁趁热。

刘瑾道:“陛下,这件事非要您下旨不可,若您不下旨,朝中大臣怎会听从老奴这样一个太监吩咐?”

朱厚照显得有些不耐心,一摆手:“既如此,那你便回往草拟诏书,回头给朕看看,没什么问题朕便用印。”

“是,是。”

刘瑾得到朱厚照准允,没有迟疑,赶紧回往草拟诏书。

到翰林院找人显然不那么合适,时间也来不及,不如就近找张文冕和孙聪,让二人草拟诏书,再由朱厚照批阅通过,这件事就算水到渠成了。

刘瑾顾不上钱宁,急促出门而往。

回家的路上,刘瑾心里无比自得:“你沈溪再有本事,还不是被咱家所制?你认为可以凌驾于咱家之上,却不知这朝堂上没有一人不得不屈服咱家,咱家必定要找机会给你个下马威,让你知道咱家厉害!”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