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一三四章 开脱免罪(1/2)

谢迁没有在书房多作停留,徐夫人没出来他便出府往了……他急着往见一个人。

马文升!

以前马文升都是亲身上谢府来问话,但此一时彼一时,谢迁明确现如今自己的处境!

沈溪一旦失事,他这个内阁大学士也要受到连累,那些老友,包含刘健、李东阳等人,是会替他说话,但却不会在天子眼前逝世保他。

这就是相识遍天下、知己无一人,感到异常的糟糕!

谢迁要保住沈溪,保住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必需要借助两个人,一个是马文升,另一个就是刘大夏,由于这二人是六部堂官中名誉和地位最高者,加上刘大夏此番立下大功,成为大明的元勋,谢将就算是觍着脸也要往刘大夏的冷屁股上贴。

谢迁乘轿到了马文升府邸。

马文升刚从皇宫回来,屁股尚未坐热,得知“谢小友”前来访问,他没有端架子,亲身出来迎接,与谢迁进到正堂内。

“于乔,坐下说话吧,奉茶!”

马文升对于谢迁的来访稍稍感到有些意外。

固然谢迁能言善辩,但却是京城最少与人交际的大臣。

马文升以前不懂得谢迁这种心态,但现在却大概明确了,谢迁这是刻意避嫌,让天子认为他从来不结党营私。

谢迁恭谨隧道:“马尚书客气了,在下前来,只是说及一些西北之事,若有说的不进耳之处,请马尚书多多海涵!”

马文升微笑着点头,做出了“请”的手势。

谢迁坐下来,马文升先开口:“于乔尽管直言,不过我先猜一下,看看说得对不对,你来……是为沈溪的事情吧?”

“正是。”

谢迁摇头苦笑道,“沈溪小儿固然在西北之战中,表现……不佳,甚至有失陛下之厚看,但总算一心为大明山河社稷着想,几番向朝廷奏报宣府的重要性,其心可勉,若就此治罪,恐人心不服。”

“再者,就算陛下网开一面,能留住他一条小命,将来或许就此与仕途无缘,在我看来这终非善举,不若……”

马文升抬手禁止谢迁的话,轻叹道:“于乔说的话,老朽也曾仔细考虑过。沈溪从治国和治学来说,都是人才,而且是旷世奇才,放眼全部大明也难有人与之比肩!”

谢迁听马文升对沈溪评价如此高,固然有些诧异,但却点头不迭,连声附和:“是,是,这沈溪小儿固然平日行事莽撞,但也不失为可造之才!”

“但……”

马文升话锋一转,道,“就如同沈溪参加科举以来的遭遇一样,他未曾碰到任何挫折,但凡大灾小难,都能化险为夷,屡屡尽处逢生。之前若说是有朱紫相助,那这个人必定就是于乔你。”

“沈溪在这几年间,一跃而成为朝堂中流砥柱,陛下信任有加,太子更是推重,将来成就必定不浅。但若不能令其修心养性,放任持续如此锋芒毕露,恐不利于他在朝堂上有所建树。”

谢迁听到这话,长叹了口吻,道:“在下之前也并非没考虑到这些,筹备挫一挫他的锐气,所以派到东南沿海为官,剿灭匪寇,没想到他完成得异常精彩……这小子生平太过顺利,小小的教训自无不可,若经此一事而令他一蹶不振,恐怕……”

马文升微微颔首:“于乔的担心,老朽自然明确。若将沈溪抄家问罪,那他将来即便有心为朝廷做事,也无从报效朝廷;若然将他罢官革职,从此之后他也会意气消沉。”

“我看不若暂且将他外调剂所为官,先从七品知县做起,让他更多地往懂得民生,治国先从治理一方百姓开端。”

“于乔不必担心沈溪成绩有限,毕竟他有太子之师的身份,将来必定会有人向太子提及,将他征调回朝堂予以重用,到那时,他才干真正独当一面,成为大明的脊梁!”

谢迁听到这话,心中不由感到几分振奋。

固然马文升提出的建议未必尽合他的心意,但如此能让沈溪从处所官员做起,也很符合他之前的价值观取向……谢迁一直感到沈溪必需要受到一些挫折,才干为将来的崛起作出更好的展垫。

谢迁眉头才伸展了一会儿,便又涌现一抹忧色,道:“此事,还得劳烦马尚书在陛下眼条件及,在下往提……始终不妥!”

马文升笑道:“于乔,你当我没考虑到吗?老早我便往信西北,跟时雍讨了一份‘免罪状’,也是为了让你能安心。”

“沈溪此番虽有毛病,但他意识到宣府之地对我大明的重要性,确保京畿安全,也不算错得厉害。”

“之后你让他尽快进兵到延绥,协助时雍经营好边关要塞,就算是完成陛下交待的差事,将功抵过。”

“等回到京城,我们想措施将他外调剂所,未必便需要从知县做起,可以从处所藩司或者臬司做起也可,他的性格,始终需要几年时间来磨砺沉淀。”

“于乔不必太过舐犊,我总感到你对沈溪的信任有些过火!”

谢迁面带感谢之色,他没料到马文升会考虑得如此周祥,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