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场中之人(2/3)

依旧是笑嘻嘻的。

—————————————————————————

马车外,场中。

张大文在持戟汉子说出那句话后就愣在了原地,那么张大文为何要愣在原地?

他或许是在犹豫到底要不要丢下护送之人?又或是在下定决定誓死也要护住马车内人的周全?再或许是在考虑退敌之策?

可惜全都不是,甚至可以说完全相反。因为在犹豫是否要为了保人而搭上自己性命这样的问题面前,张大文根本就不用选。对于这件事,张大文连瞬间的犹豫都没有。对他们来说,钱再多,也没命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这么多年来闯荡江湖并且笑到了最后。每次发生危险时,他们永远把自己的命,放在第一位。

可是张大文又为何犹豫?在说汉子要放过他们时,张大文又为什么愣住?

因为他是张大文。

张大文谨慎,甚至说是怕死也不为过。可是一个武人只靠谨慎是走不到如今这个地步的,所以在张大文谨慎怕死的同时,他还很聪明。每次遇险,张大文首先做的就是保全己身,但是如果他对自己性命无忧很有把握时,张大文,就很敢拼。

所以这个时候让张大文在愣住的原因,是他在思考,思考汉子话语中的漏洞!

一开始在判断出持戟汉子实力高出自己不止几个境界的时候,张大文就放弃了抵抗,因为他第一时间要保全的,是自己的性命。所以他直接认输,拿钱消灾也好,卖掉马车上的人也好,只要能增加活下去的可能,他就能做。

可是张大文觉得这其中有一个疑点:

持戟汉子凭空出现,实力还极强,一个照面就瞬杀了自己手下两名高手。按理说他手下还有众多帮手,拥有这种实力的人,了结自己,再去找车里的人,也只是多花费一瞬间的事,那么对方为什么不顺手解决了自己再去找所谓的马车里的人呢?将自己随手解决了,再去寻找身后的摇钱树,岂不是既不费力,也无风险?

所以张大文觉得不合理,因为这么多年,他从来就不会这么多此一举,对于他来说,多杀个人,少说句话,合情合理。

自始至终,张大文都没想过“善良”这个词语,因为他从来没遇到过,自己也从来没有过。

于是,他立即下了另外一个判断,一个非常大胆的判断,这个判断只要正确,这一趟护送,坐地起天价。

而这个价,或许有机会能让自己,踏上修行路。、

他判断持戟汉子,是在虚张声势。他判断斗笠汉子是用秘法故作轻松的杀掉了两人,他判断汉子接下来,就没有了手段杀掉自己。因为如果有,汉子为何要放过自己?

张大文就是这样的人,一个怕死的胆大之人。

而当他做出这个判断的同时,他自己的身体,就已经行动了。可却不是立即横刀立马,将眼前虚张声势的人正面砍杀。

只见张大文低头抱拳,由于是低头,所以没人能看见他的眼神在一刹那变得阴冷。只听他沉声道:“谢阁下不杀之恩,若有机会,在下一定……”

话音未落,只见张大文突然猛然放开双手,与此同时,两只手臂的袖中,极速飞出一青一黑两根钢针,钢针筷子粗细,长三寸有余。钢针出袖后直指持戟汉子的面门,黑针在前青针在后,几乎是同一时间,两根钢针就命中了持戟汉子的面门。

天衣无缝

张大文哪怕判断了持戟汉子是虚张声势,他也依旧谨慎至极。先用话语转移了斗笠汉子的注意力,接着从袖中放出暗器,而从袖中飞出的暗器,也不止一枚。青色钢针之上,涂剧毒。

也只有这样的一个张大文,才能够走到今天的位置。

世间之事,千奇百怪,世间之人,千般百种。

张大文无疑是个优秀的人,可他却不是唯一优秀的人。

他一生做了无数次判断,只错了一次,最后这一次。

场面变换的太快,张大武作为离交战最近之人,也没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只听到自己的大哥认输,再看见斗笠汉子摘下斗笠,接着听到斗笠汉子要人,然后看见自己大哥低头服软,紧接着就看到两束白光命中斗笠汉子的面门。

“叮”、“叮”、两声传出,再之后,张大武就看到张大文的头飞了出去,还未做出任何行动,汉子紧接着就持戟拍了过来,张大武掉下马背,死不瞑目。

从此这对兄弟,就这么轻易的从江湖上消失了。

张大文为什么会判断错误?张大文直到死前的那一刻他都没想过。可是这个问题真的这么难吗?并不是,相反,这个问题答案还很简单:

因为斗笠汉子,是一个不坏,而且实力很强、很强的人,他放过张大文,只是因为他真的要放过张大文而已。

而这一切,自俊美青年走下马车后,都看在眼里。按常理说,一个看起来未经世事的年轻人见到这样的场景应该是惊慌。如果年轻人性格坚韧些,也应该是闭口不言的沉默。

可万般不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