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05章 学生陆旸(2/2)

旁边的女人问:“不是由于你只会背这一首诗吗?”

陆旸摸摸鼻子。“一时……确实也没想出来别的。”

“在你之前有五个人背的都是这首诗。”耿识说。

陆旸说:“那志同道合的同道还挺多的。”

耿夫人听完笑了,用笔点点陆旸,对耿识说:“这孩子反响还挺快的。”

耿识又问他:“你认为民国时代的学生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陆旸这些天一直在思考,他张口就来:“满腔热血,矢志报国,但又轻易流于理想,或者激动行事,他们是最苦楚的一群人,面对国家积重难返的困境,只能发出哀切的呐喊,除了少数留下文学作品或在历史转折点涌现过的人,大多数一辈子都籍籍无名,不会被人铭记……”

“最苦楚?”耿导抬眼看他,“由于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不苦楚吗?被敌人肆意蹂躏凌辱的妇女儿童不苦楚吗?就只有读书人的苦楚值钱?”

陆旸被问住了。

“文人都爱好自我激动。”耿导摇摇头,嘟囔了一句。

陆旸捉住他这句话,灵机一动说道:“他们最苦楚,是由于他们身上的苦楚并不只是个人的苦楚,百姓只为自己的生活而感到忧虑,但吸收了高级教导的学生们,他们不仅为自己的境遇苦楚,也与四万万国民同哀,他们把民族的苦楚叠加到自己身上,所以最为苦楚。”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