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20章 捡漏的意义(1/2)

醴陵窑口的瓷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发力却是在民国。

熊希龄跟醴陵举人文俊铎在从小鬼子那边考核回来以后,把醴陵作为试点,创办了神州第一所的官立瓷业学堂,成立了公司,引进了小鬼子的全套生产线,还聘请了小鬼子的技师以及瓷都那边的工匠。

联合本地瓷土的特点,从而创造出了冠尽古今的釉下五彩。

文俊铎是当年公车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数千米举人之一。

熊希龄在辛亥革命后则成为了民国的总理。

这两个人对醴陵釉下五彩的创造也是有着自己的贡献的。

后来醴陵瓷器被誉为国瓷,足见他在神州瓷器史上的地位。

在民国时代,醴陵瓷器屡屡在国外获奖,被誉为神州瓷器的新高峰,引得全世界竞相下单购置,大有跟瓷都一较高低的态势。

现如今醴陵瓷器在国内的价格还真的不低,尤其是七八十年代那些年生产的东西在圈子里的认可度很高。

由于那时候醴陵瓷器都是国营单位,质量非常的靠谱,不像现在那些瓷器,不是大红就是大紫,庸俗。

至于最大的那个漏则是冰种黄加绿的三足金蟾。

个头足有两寸,宽也有五十厘米出头,雕工是老工,至少也在清中期那会往了。

那时候的制玉师们个个都有两把刷子,不像现在的工匠只是照搬前人理念和套路。

金蟾的设计非常的奥妙,完善的把黄翡利用到了极致,金蟾背部和眼部那些绿点更是一语道破一般,将全部金蟾的气势凸显得栩栩如生,就像是活了一般。

这个东西花了金锋三十七美金,那确定是大漏了。

逛完了古董店,时间还早,金锋又往了另外一个处所。

那处所就是非常着名的古董集市加典当行。

第一帝国表面上看起来是那么的大咧咧,就像是合金大铁头诺曼一般,一言分歧就开干开片。

但仔细的的视察的话,这个国家又有他的精明之处。

就拿这个古董集市来说,比起神州来说可就要机动得多。

这里不但有各种各样的古董小店,更有诸多典当行的存在。

在这些古董小店里不但能看到很多荒谬怪异的玩意,还能在典当行里看到更加不可思议的东西。

人们可以把任何他感到有价值的东西带到这里来,交给古董小店的老板往做鉴定。

跟小店的老板谈不好的话,旁边就有典当行,他们什么都收。

无论是老钞票还是老邮票,亦或是其他的旧书籍、旧画报什么都能卖,什么都能当。

放在国内来说,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走了一圈金锋创造了太多太多好玩的东西,嘴角一直翘着。

走遍了全世界各个处所,唯独这里给自己带来了欢乐。

捡漏,本来就是一件很欢乐的东西。

有一个老头带来了一把中世纪的银制餐刀,交给古董小店的老板估价。

古董小店老板在听完了老头的讲述之后,找来了另外一个鉴定师给了价格。

老头要价三百刀郎,古董小店老板却只给五十,两个人简略的交换了两句之后便自以九十刀郎的价格成交。

这属于正常操作。

奇葩的是一个小女孩带着自己的一个卡通小火车来到一家古董小店,请求换取两千刀郎。

而古董小店老板在经过鉴定之后,竟然尽不迟疑的就成交了。

这简直就刷新了金锋的三观。

听到古董小店老板先容以后,金锋这才明确过来。

本来这个卡通小火车竟然是乐高公司制作的最早的一批金属火车,现在几乎已经尽种。

而拿到了这个古董火车头的老板笑得嘴都合不拢。

这东西,是尽品,两千刀郎买回来转手至少能赚五倍。

这些情景落进金锋的眼里,金锋也发出心底的感叹。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真的是长见识了。

怪不得七世祖那小子在星洲斗宝之后把李圣尊家的玩具博物馆全部搬空,童心未泯是躲在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执念。

看着小女孩跟她的父亲开心的走远,再看看古董小店老板的欢愉的表情,金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就在小女孩走了不久之后,一个中年人兴冲冲的赶到了这里。

当他看见那个古董火车头的时候,双手牢牢的捧着放在心口,一个大老爷们竟然在这一刻激动得哭出声来。

随后这个中年人爽直的签下了一万五千刀郎的支票递给了古董小店老板,并且一个劲的说着感谢。

这些在自己眼里尽不知情的玩意,在爱好她的人眼里却是可贵的无价之宝。

金锋在这一刻忽然感到,收躲的意义实在不是在于收躲,而是在乎快活。

这个想法仅仅只在自己的脑海中一闪而逝。

自己收躲不仅仅为了快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