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0章 盗洞(1/2)

把事情交代完毕,我、林殷、忘却和尚、上官诡异和谢达明马上赶往那个西南山村.

我们到的时候已是傍晚。红霞满天,天气微凉。十几个年长的山民聚在村口聊天。我拿着地图上前,问他们知不知道黄金战甲标示的是什么地方。手机在山民中传了一圈,所有人都茫茫然。一个**十岁的老人突然叫道:“这不是鬼崽岭吗?”

“鬼崽岭?”这名字听着就没好事。

不出所料,其余山民听到老人的话,赶紧把手机还给我,集体噤声不语。

我掏出一叠人民币,说:“这些钱小小意思,就当是请各位喝茶的。能不能给我说说这鬼崽岭是什么地方?”

没想到钱也有不好使的时候,山民们纷纷摆手,转过头侧过神,集体无视我。我觍着脸又问了一遍。嘿,这下倒好,人家干脆起身走了,拦都拦不住!

“怎么回事啊?这些人是不是在这小山村困傻了?连钱的面子都不给?”我土豪之心深深受挫。

上官诡异说:“山中闭塞,老人家的观念尤为封建。找几个年轻人打听打听吧。”

我们继续往村子里走,村子里不是老人就是孩子,好不容易才遇到一个开摩托车的年轻人。我们赶紧把他拦下,向他打听鬼崽岭。

年轻人皱眉看着我们,说:“你们是什么人?打听这个做什么?”

我已经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干脆说:“我们是电视台的编导,听说了鬼崽岭的事情,过来了解了解情况。”

年轻人释然,还有些兴奋,说:“原来是这样。我们的鬼崽岭确实很值得上电视。但是我对鬼崽岭的了解不是太多,你们要是不介意就跟我回家吧。我让我们家老人好好给你们说说!”

我说:“这敢情好。但是我们一路打听过来,你们村的老人听到‘鬼崽岭’三个字后马上像躲瘟神一样躲我们。你家老人愿意说吗?”

年轻人想了想,说:“我就说你们是我城里来的朋友。让他们给你们讲讲我们村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到时候再顺势往话题鬼崽岭上带,嘿嘿,肯定成!就这样办!你们跟我来吧!”年轻人沾沾自喜。

我心里默默滴汗,心说:小伙子,你这么能坑爹你家人造吗?

年轻人家里只有他爷爷和奶奶两位老人。老人长年不见外客,我们的突然造访让他们很高兴。老人埋怨孙子没提前告诉他们要带客人回来,没准备招待我们的食物。

老人的热情让我们非常不好意思。我们好不容易才让老人坐下聊天。

老人不会说普通话,我们的对话大部分要靠年轻人翻译。意思意思问些关于村子风土人情的问题后,我假装不经意地说:“听说咱们村子有一个叫鬼崽岭的地方。这名字倒有意思,是怎么来的?”

原本跟我们聊得正欢的老人一下安静下来。

年轻人适时游说老人。我们听不懂他们的对话,但是年轻人说完之后,老人犹豫了一阵,还是对我们讲出了深埋在山村老一辈人心里的鬼崽岭不可言说的秘密。

山村北边山岭上有一片神秘的石像群。那个山岭上遍布二三十厘米到一米不等的石刻人像。

像态或立或蹲,或坐或仰;像高的有几尺,矮的只有寸把;有的像悬在树上,有的藏于树蔸,有的埋在地下,有的躺在水中。

这些石像有文官,头戴高冠,手持朝笏,宽衣大袖;有武官,披甲胄,执剑,骑马或骑象;有普通士兵,执剑或手握大刀,表情严肃,半蹲正在休憩,好像随时准备出征;甚至有孕妇,形体高大,隆腹,双手抱腹,头束巾。

当地村民都说不清石像的来历,有人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猜想:这些石像与秦始皇兵马俑一样是一个大型军阵,在守护着一位神秘而伟大人物的陵墓,这位神秘人物就是舜帝,而石像发现地旁边的一座土山就是舜帝的陵墓。

岭上西北方向,立有一块《栎头水源坛神记》石碑。石碑是清光绪二十九年当地一个叫徐咏撰的秀才写的。这是历史上关于这些石像的唯一文字记载。它记载的,实际上是当地关于鬼崽岭石像的传说:“有奇石自土中出,俱类人形,高者不满三尺,小者略有数寸,千形万状……然能祸福人、生死人……此阴兵也,夜从山下来,闻鸡鸣而化石……”

曾有人说那些石刻人像是一支不属于人类的地下部队。他们在地面下奉命集结运行,连夜奔袭。但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天亮了,随着一声鸡叫,千军万马都化成了石头,历史永远凝固在这一刻……

在漫长的年岁里,村里人始终对鬼崽岭敬而远之。村里有的老人至今不敢前去看上一眼。连提到都觉得胆颤心惊。

因为那些石刻人像都不高,当地人俗称“鬼崽崽”。那座山岭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鬼崽岭”。

老人神神秘秘地跟我们说,曾经有一个人不信邪,偷偷上山取了一尊“鬼崽石像”回家,结果一夜之间全家老幼都离奇死亡。

和老人的敬畏不同,年轻人把老人的意思翻译出来之后,紧接着满不在乎地对我们说:“我们村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