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那场残酷的战争(2/3)

粮食往来运送要费不少劲,可粮食安全也就有了保障,只需五百精锐兵丁死守这小路口,任你来再多的人,一时也难以攻破。”

孙老医官说到这儿,忽然说道:“你三爷爷当初就是这一战打出了名堂,才得了大帅的青眼。”李得一赶紧催促道:“师父,您接着拉,别停下,俺还等着听那,俺三爷爷是怎么打出名堂的?”

孙老医官喝一口酒:“当时突辽人虽说偷着派了三千人走青羊峡小路绕过了北门关,可等他们带着细作来到满仓县外那条山谷面前,也傻了眼,窄窄的一条路,最宽处才能容纳两马并行,多一分都过不去。可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往里冲了。里面守卫的兵丁虽说没想到突辽人会绕到这里来,还是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死死挡住了这伙突辽精锐金帐骑兵,并且燃起了求救的烽火。”

“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关下十五万突辽大军一触即发,后方粮仓又被突辽人偷袭,最要命的是,当时并不知道此刻有多少突辽人正在攻打后方满仓县。狄大帅当时是万万不能离关亲自前去救援的,他必须坐镇关内,否则关内士气必然大乱,突辽人若是趁机发动攻城,恐怕当即就会溃败。若是随便派个人去,带多少兵马就成了问题,带的少了万一救不下来,整个大军就要断粮,若是带的多了,关内守军力量又怕不足。在这个为难的关头,你那三爷爷仗着自己性子愣,一根筋,居然拍着胸脯跟狄大帅保证说:只要给他两千骑兵,不管突辽人此刻有多少人正在后方偷袭满仓县,他保证能打垮他们救下粮食,并且当场立下军令状,若是不能打垮这股偷袭的突辽人马,他甘愿提头来见。”孙老医官缓缓回忆道。

“乖乖,没想到俺三爷爷当年那么勇猛。”李得一嘴里赞叹道,他实在想不出庄里那个教了他两招刀法,瘸了一条腿的老人,原来年轻时是这样勇猛无双的大英雄。“勇猛?他就是一根筋,仗着自己有几分胆子,敢跟突辽人拼命罢了。”孙老医官自己斟满一盅酒,不屑道。虽然师父嘴上这么说,但李得一从话音里听得出来,师父其实有点替三爷爷可惜的意思。

孙老医官接着说道:“你那三爷爷带着大帅临时调拨给他的两千骑兵,奔着满仓县就赶了过来。嘿嘿,他虽然脑子一根筋,可却很喜欢套用那些说书人编讲的书本里的事儿。他临出关时,故意多讨要了大量的旗帜,让每个兵士身上都绑上三四根旗帜,还故意在马尾巴上拴上树枝,走路时弄出大量的灰尘。学着书中那样故弄玄虚,想让突辽人以为自己是大军前来救援,先吓突辽人一跳再说。他这个套路,换个读过书的将领,一眼就能识破,偏他运气好,早些年,突辽人全都是些目不识丁的睁眼瞎。别说识字了,突辽人直到今天建国了,都还没有自己的文字。”

李得一喜滋滋地笑道:“俺三爷爷还是挺有脑子的,嘻嘻。”孙老医官喝了口酒,接着说道:“他?他统共也就跟说书的先生学了那么两三招,你猜因为啥?”李得一愣愣地接话道:“为啥三爷爷就会那两三招?”“因为那说书的先生就说到那儿,后面战事一起,说书的早跑没影了。你三爷爷后面书没捞着听,自然也就没学会后面的‘兵法’,哈哈哈……”孙老医官说到这儿,自己先忍不住大笑起来。

大笑了一阵,直笑的李得一都快绷不住了,孙老医官这才正了正脸色,接着说道:“你三爷爷一路带着大帅拨给他的两千骑兵赶到山谷外,一看突辽人正在那儿往里冲呢。李有水二话不多说,直接就带着兵士从后面就扑了过去。”听到这儿,李得一忍不住插话道:“俺三爷爷就这么直扑上去了?突辽人可都是精锐骑兵啊,而且有三千之数。比俺三爷爷的人马可多了一半。”

孙老医官抬手照着李得一脑门就是一下,训斥道:“这几年仗都白打了?到现在还说这瞎话。你三爷爷别看鲁莽,可那种情形之下,直扑过去与突辽人搅在一起打乱战,比列队冲击突辽人要强多了。首先你得知道,狄大帅给你三爷爷的兵卒都是骑兵,率先发起冲锋的一方总有马速的优势。其次,当时突辽人正忙着往山谷里冲,第一时间并未发现身后已经来了援军,等看到李有水的援军时,已经不足一里地了,时间仓促,也容不得你三爷爷从容布阵。第三点,突辽人来的全是精锐骑兵,若是给他们时间让他们整起马队,你三爷爷也还真不一定打得过他们。”这番话说的李得一心服口服,老老实实低着头受教。

喷了一顿唾沫星子,孙老医官歇了两口气,接着拉道:“这一仗打的那是极其惨烈,突辽人知道里面的粮食事关重大,来的这些精锐都是拼死作战。你三爷爷为了山谷里这十余万人马的嚼用,更是拼了命想要打垮这股突辽人。两边一初交战就杀红了眼,这一仗打完,你三爷爷身中十七刀,光插在身上的箭头就取出来八个。要我说,一根筋的人命就是硬,这样他都没死,没几天恢复过来之后,又活蹦乱跳的。这仗拼杀到了最后,兵士们手上都没了力气,就用牙咬,用头撞。你三爷爷那些拜把子兄弟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几人抱成团一起作战,你三爷爷拿着短刀盾牌专门打头阵,其他兄弟有拿着长枪专门扎人的,有拿着短斧专门招呼突辽披甲兵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