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前尘旧事(2/3)

这两三年,虽然勉强防住了突辽人,还趁着突辽人深入内地劫掠时拦住他们的退路,打了几场胜仗,可钱也花的差不多了,朝廷当初狄大帅上任时答应给的钱,后半截一直拖着没给,据说当时这笔钱被天子用来给新纳的宠妃盖房子了。没钱可使唤不动边军那帮老爷兵,狄大帅最后迫于无奈只能打起了茶马贸易的心思,这事儿我昨天跟你说过,你还记得吧?”

“俺记着吶,就因为这事儿得罪了朝中的权贵么。”李得一答道。孙老医官点点头接着说道:“史载咱们平周朝自打一百五十年前的土堡事变之后,丢失了北门关以北大片的草场,也就失去了塞外的养马场,便渐渐失去了那些良马。北门关是后来狄大帅修建的,原来不过有个旧北口,一百五十年前那以北大片草场都是咱们平周朝的养马场。可自打土堡事变之后,平周朝便关闭了边关榷场,再也没有与草原各部进行过茶马贸易,彻底与北面草原的夷族各部断绝了往来。你说说这么些年,咱们平周朝廷权贵大臣骑的那些良马都是打哪儿来的?”

挠了挠头,没想到师父忽然问这个,李得一寻思了一阵说道:“既然明着没法找草原上的部落买马,咱们又丢失了养马地,没法自己养活良马,那只能偷着来了?”孙老医官呵呵笑道:“还算不错,有点小聪明。这么些年,边军的战马主要就靠暗中与草原各部交易得来。这其中,各级军将,朝中大臣,权贵,沿边各府的世家大族无不参与其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后来为师也了解到一些内幕,还不光是茶砖换战马这么简单,这帮为了赚钱毫无顾忌的世家大族,甚至把上好的兵械,甲胄都偷偷拉到草原上去贩卖,只是为了挣回那一箱箱的金银宝石。不知当他们看到,当初自己贩卖出去的刀剑反过来把自己积攒了几代人的财富劫掠一空,把靠着这财富延绵数代的繁华家族屠戮干净是什么感觉,嘿嘿……”说到这儿,孙老医官止不住冷笑了几声。

“当年狄大帅为了整顿边军防务,不得不插手茶马贸易,而且与当时草原上几个较大的大部落也暗中有了贸易协定,这么一来,狄大帅虽然有了钱整顿军务,却也从那些既得利益的豪门权贵身上剜下了一大块肉来,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他们怎能善罢甘休。”孙老医官喝了口热茶,缓缓接着说道:“这后面发生的事儿我昨天跟你提过,就不必再说了。”李得一听了半天,忍不住打断道:“师父,您说了半天,还没说到底为啥突辽国师会来进犯呢。光说狄大帅为啥会被权贵豪门暗下黑手去了。”

孙老医官好似才反应过来一般,点头说道:“噢,对对,咱们再说说这位范国师。坊间谣传他原是我朝有功名的读书人,有朝廷公试的初级功名在身,后不知因何事投了突辽人。他本人聪慧过人,兼之相貌堂堂,又修过原气,本事也大,很快便因屡次为突辽大汗出谋划策而受到重视。至于说他是突辽国师,那就纯属说书人胡编的,不过是为了名头响亮好吸引百姓前来听书而已。突辽人去年才建城立国,几十年前突辽人就是个草原上的部落而已,哪来的国师。”李得一听到这儿,忍不住把师父的话头打断,插嘴道:“师父,那范国师干了这么多坏事,不应该是个形容猥琐,卑鄙狡诈之徒么,怎么会是相貌堂堂,还聪慧过人?”

好好地思路屡次被打断,孙老医官不满道:“你这傻小子,从哪儿听来的这些?都是你三爷爷给你讲的?这李有水,简直胡说八道误人子弟。为师当年在战场上亲见过那范国师样貌的,却是仪表堂堂的伟男子。”李得一仍不相信道:“这样相貌堂堂的人不都该是忠心报国的忠义之士么?他还有平周朝的初级功名在身,何必屈身给突辽人当跪奴?”孙老医官哈哈笑道:“这可就难说了,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后肮脏龌龊的人多了去了。再说官逼民反的事儿,这平周朝廷最后这百十年间也没少干。前两年青州府还曾闹过民乱,劫了当时蔡太师的生辰纲,不就是有朝廷功名的读书人纠结一伙强人占山为王么?人家还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呢,说是要为朝廷铲除奸臣。”

“还有这事儿?”李得一惊讶道,直觉自己今天所听的东西,彻底颠覆了以往的观念。

“为师还能熊你?这范国师,现在突辽已经建国,按他的功绩,也称得上国师了。这范国师原是极东临海之地海东府人,那里也是沿边之地,他恐怕也是见惯了朝廷军队的腐烂无能,见惯了地方官府刮地三尺,贪婪无厌的嘴脸。官府只顾自己横征暴敛,却丝毫不顾当地百姓死活。说不得他就是看不惯这些阴暗肮脏的事,又报国无门,一怒之下投了突辽人,想要借异族之手杀光这些丑恶的人。然而他到底因何投奔突辽人,是为了自家的功名富贵,还是别的?这背后的事情恐怕是无人能知咯。”孙老医官语气中透出一股嘲讽之气,淡淡说道。

“后来呢?”李得一催促道。

“后来,后来那突辽的阿史那大汗在狄大帅手下连吃了两三年亏,也没捞着什么便宜,他的部落就有些吃不消,开始有怨言。那位范国师赶紧就给他们大汗出主意,说是先假意向平周朝廷表示顺服,趁机要求重开边关榷场,靠着茶马贸易恢复部落的气力,以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